·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霍松林:若無新變 不能代雄

??诰W http://m.6chong.cn  時間:2015-11-13 13:57

  霍松林,1921年生于甘肅天水,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我國著名古典文學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歷任陜西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名譽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guī)劃委員會委員,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名譽會長,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等。其研究涉及多個領域,尤以文藝理論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最有成就和特色,代表作有《文藝學概論》、《詩的形象及其他》、《西廂記簡說》、《唐宋詩文鑒賞舉隅》、《歷代好詩詮評》、《絕妙唐詩》、《唐音閣論文集》、《唐音閣詩詞集》等。

  “我追求的學術品格是:希望自己在學術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中,做到求真求是、學風嚴謹、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始終不偏離這一學術‘政治方向’。如果知識很淵博,卻不能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和論著,那就是有知無能,也就是古人譏笑的‘兩腳書櫥’,對學術文化的發(fā)展起不到重要作用?!?/strong>

  霍松林先生道德文章蜚聲學界,其學術成就與治學思想,集中表現為求真求實的創(chuàng)新開拓意識;堅持真理、百折不撓的學術品格;學術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兼擅的名士風范。先生視教書育人為首任,以教學拓展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其傳奇的人生經歷、勇于探尋真知的學術之路,不斷激勵后學奮發(fā)圖強,勇攀學術高峰。

  近日,記者走進先生書房“唐音閣”,只見書桌上方懸掛著于右任先生慈眉善目、銀髯飄飄的畫像和書法作品,桌上擺放的《唐音閣詩詞集》中有多首吟頌于右任先生的詩詞。其中,《訪于右任先生故里》中有云:“愛國熱忱燃筆底,詩豪草圣冠群倫?!边@雖是吟頌于老之句,但若來形容先生本人,也未嘗不可。

  境界高方能出人才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的一生充滿傳奇,年少時有“神童”之譽,被于右任先生稱為“西北少見之青年”。這是否得益于您良好的啟蒙教育?

  霍松林:一個人青少年時期所接受的教育,對個人影響深遠,甚至是終生的。我很慶幸在記憶力旺盛、求知欲極強的童年時代,接觸到了我國先哲先賢留下的中華文化經典,博覽而為己所用。這些知識養(yǎng)分為我后來成才和做學問奠定了堅實基礎。

  家父就是我的啟蒙老師。他是清末秀才,后來進隴南書院深造,受到進士出身、以品學兼優(yōu)馳譽隴右的任士言山長的賞識,他對父親在寫作方法、治學門徑等方面給予諄諄教誨。科舉制度廢除后,父親回鄉(xiāng)教書、種田、行醫(yī)。當時,村里一所初小整天教娃娃們朗讀“大狗叫、小狗跳”之類的俚語,父親認為這是一種“誤人子弟”的教育方式,沒有讓我讀那所初小,而是堅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家里教我。先背誦《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主要是認字;然后循序漸進,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幼學故事瓊林》、《詩經》、《子史精華》、《古文觀止》、《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白香詞譜》等。他的教學方法是:教認字,形、音、義講清楚;教書法,擺正姿勢、正確執(zhí)筆運筆,學會分析字的間架結構;講文章,不僅說明大意,還要講清層次結構,理清作者思路;講詩詞,則說明如何調平仄、查韻書,掌握詩詞格律;讀詩詞古文,要求眼到、心到、口到,吐字清晰、反復吟誦、聲出金石,以領會其格調聲色、神理氣韻。

  父親強調熟讀背誦,其理由是:人的幼年記憶力強,多熟讀、背誦一些名篇佳作,一輩子受用無窮;熟讀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古人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均為經驗之談;記憶力用進而廢退,經常背誦一些東西,記憶力就不斷提高,反之則衰退。當我一個人被關在家里反復背誦古書時,當然悶得慌,對父親有埋怨情緒。但現在回想起來,早年的“死記硬背”使我終身受用。啟蒙教育使我養(yǎng)成了背書的習慣,也積累了一些背書的經驗,記憶力不斷增強。

  為什么我們的大學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我現在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根本原因是人的精神境界問題。我國古代許多文學經典是為人、為學、為事之作,也許我們可以從中悟出一些道理,學到一些做事的方法。一個杰出的人,他的思想境界和眼光一定是“前進的”,這反過來決定著他的行動?!兑捉洝防锿干渲摹白鹬匾?guī)律,把握分寸”的樸素道理,《論語》里閃現出的“孜孜以求,不知為不知”的求知態(tài)度等,無一不是成為杰出人才的條件。當一個人的思想境界達到一定高度,他主觀上就會不斷追求進步、圖新求變,態(tài)度上就會端正,目的也比較純正,那么,他個人事業(yè)成功的幾率就會更高。重視國學,充實中華古典精粹修養(yǎng),這也許是破解“錢學森之問”的鎖鑰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報》:讀書也是一門學問,如何才能將書讀“活”呢?

  霍松林:小時候,父親有一本講治學方法的書,名為《先正讀書訣》,是任士言山長特意贈他的,他看得很珍貴。這本書直到我讀初中后,父親才交給我,并把他最受益的東西概括成幾個要點,要我照辦。其中重要的有這么幾點:一是既要精讀,又要博覽;二是讀書、閱世、作文相輔而行;三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這幾點,我至今認為是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不宜忽視。

  知能并重 不做“兩腳書櫥”

  《中國社會科學報》:“古典文學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社科名家”,您最在意哪個頭銜或榮譽?

  霍松林: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個學者,坦率地說,我從心底里希望自己這一生在教書育人、學術科研、文學創(chuàng)作等方面均能取得一點成績,并且能夠達到一定的專業(yè)水準和高度。文藝理論研究是專攻,古典文學是愛好和主要教授的課程,寫詩填詞、練書法是業(yè)余愛好,也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我取得的這點成績,得益于小時候打下的基礎,得益于自己的專注和堅持,也得益于老師的啟發(fā)和同事們的幫助。國家與社會給了我很多榮譽,我既心存感激又受之有愧,希望通過余生努力達到社會所期待的學術高度。

  要說最在意的榮譽,那便是1989年人事部、教育部等部委聯(lián)合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稱號和“人民教師”獎牌。我這輩子主要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國家頒發(fā)的這種榮譽稱號,是對我工作的極大肯定,又激勵我不斷努力,勇攀高峰。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怎樣理解素質教育?

  霍松林:對學生的培養(yǎng),言傳重要,身教更重要。我非常強調學生的品學兼優(yōu)和知能并重。在教育過程中,我首先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這也是我?guī)资陙韺W術研究的動力之一。自己出不來成果,有什么資格要求博士生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呢?

  指導學生,尤其是指導博士生,我要求他們做學問必須多動筆寫論文,還應該兼搞創(chuàng)作。要出成果,就要不斷研究、不斷寫作。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和研究的人,還應學會運用傳統(tǒng)文學樣式進行創(chuàng)作。有創(chuàng)作經驗、創(chuàng)作甘苦,才能比較深刻地理解文學作品,為講課和做研究打好基礎。如果知識很淵博,卻不能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和論著,那就是有知無能,也就是古人譏笑的“兩腳書櫥”,對學術文化的發(fā)展起不到重要作用。

  學文科的人,往往以學理科方面的課程為額外負擔,不愿多下苦功,這是不對的。文理滲透好處多多,僅就培養(yǎng)思維能力來說:讀文史哲著作,可以使思路開闊、思想活躍、想象豐富;學好數學、物理等理科方面的課程,則可加強思維方法的科學性。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還應有較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借助舊注(而非今人用現代漢語作的新注),基本讀懂先秦兩漢以來的古籍。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習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目錄學和文化史等;更需通讀若干部重要古籍,包括原文和注疏。我認為,博與專二者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合起來就是“通”。我總對學生們強調:要拓展廣博的知識領域,由廣博走向專精。強調品學兼優(yōu)、知能并重,也可以算作一種素質教育觀吧。

  詩中應有畫 彩筆著意揮

  《中國社會科學報》:博學多能是您從事學術研究的突出特點。您自己怎樣看待這些研究領域?

  霍松林:我的學術研究分兩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前,主要集中在古代文學領域;新中國成立后,在文藝理論、古代文學等多個領域均有涉足。唐宋文學,尤其唐詩,是我?guī)资陙碜铌P注的領域,其中,對杜甫和白居易的研究產生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報》:作為一名文藝理論家,您開創(chuàng)了文學理論中國化的先河,編撰出版了新中國第一本文藝理論教科書——《文藝學概論》,在文學理論研究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碩果累累。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50周年時,您還榮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抗戰(zhàn)時期老作家”稱號,被頒贈“以筆為槍,投身抗戰(zhàn)”獎牌。您如何看待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您追求的學術品格是什么?

  霍松林:我寫過一首詩:“水碧山青白鳥飛,百花處處斗芳菲。人間應有詩中畫,彩筆還須著意揮?!蔽膶W創(chuàng)作是一條艱苦的道路,作者必須具有高度的創(chuàng)作意識,自覺從社會生活、工作實踐中發(fā)現描述對象,從中汲取養(yǎng)料并及時創(chuàng)作出來,集腋成裘、積少成多。作為一名文學創(chuàng)作的實踐者,我一貫主張既要關注重大社會事件,也要關注富有個性的事物。

  新中國成立伊始,中文學科面臨鳳凰涅磐的重生之機。新時代需要新的文學和文學理論。1951年初,我赴西北大學師范學院任教。到校伊始,便承擔了文藝學、現代詩歌、現代文學史三門新課的教學。在參考資料極少的情況下,只能邊學邊教,自己動手,擬出提綱,一節(jié)一節(jié)地編寫講義。我作有雜詠十二首,其中的“新苗老樹競開花,萬紫千紅勝彩霞;雪虐霜欺成昨夢,春城春色美無涯”,則代表了那一時期的心境。

  我始終認為文藝有其客觀規(guī)律性,內容可以有階級性,但義理具有獨立性。知識分子、學者要有自己獨立的探知性格,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中,我個人信守“若無新變,不能代雄”的格言。回首70余年來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生涯,我得到的體會主要有三點:第一,在學術研究中追求真理,既要刻苦鉆研,更要敢冒風險;第二,創(chuàng)新應以求真求是為前提,新見必須是真知灼見;第三,有感而發(fā)。不論搞詩文創(chuàng)作或者寫學術論著,均在求真求是的前提下力求探奧抉微、別開生面。

  我追求的學術品格是:希望自己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中,做到求真求是、學風嚴謹、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并始終不偏離這一學術“政治方向”。

  余事亦須卓然自立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常說,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學術水平的高低,與他的師承關系很大。您在學術上取得了不俗成就,這是否與您在求學過程中一些“貴人”相助有關?

  霍松林:當然有關。坦率地說,我是個幸運兒,但是我還想指出的是,首先你自己必須突出、有潛力,這樣機會才會光顧你。

  1945 年,我以蘭州考區(qū)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中文系名師云集,胡小石、柳翼謀、朱東潤、汪辟疆、羅根澤、陳匪石、張世祿、吳組緗等一批著名學者在那里任教。胡先生和柳先生既是國學大師又是大書法家。胡先生講《楚辭》時旁征博引、妙趣橫生;談詩的時候,邊談邊寫,甚是瀟灑。他的書論、書法對近代書壇影響也很大。柳先生的楷書融北魏楷書與唐楷為一體,風格獨特,透露出濃厚的書卷氣息。羅先生給我講過“中國文學批評史”;汪先生給我們講“歷代詩選”,我還選修過他的“目錄學”,平時向他請教最多。受汪先生的熏陶,我確立了“知能并重”的治學思想:研究者只有自己搞過創(chuàng)作,并有足夠心得,才能深刻領會并研究別人的作品。

  格外幸運的是,我在汪辟疆、盧冀野諸業(yè)師的介紹下,認識了當代“草圣”于右任先生。由此開啟了詩詞書法學習的重要階段。

?

?

相關鏈接:

國學系列公益講座:走進華僑中學
??谕韴笊绯修k國學系列公益講座正式啟動
文昌創(chuàng)辦我省首家孔子學堂 將造國學文化教育基地
省技師學院陳雯: 從工科到國學的漂亮轉身

?

聲明:所有來源為“??谕韴蟆?、“??诰W”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诰W http://m.6chong.cn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耿顯家] [編輯:陳慧妹] 
熱詞推薦:凈化_ 綠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诔鞘懈?/a>_ ??凇拔寤?/a>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m.6chong.cn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