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新西蘭“肉毒桿菌”乳品問題沖擊中國消費者“洋奶粉”信心
恒天然年內
2次曝質量問題
恒天然集團3日在新西蘭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更多此次在乳品中檢出肉毒桿菌的詳情。恒天然集團新西蘭奶制品公司執(zhí)行董事加里·羅馬諾說,有3批濃縮乳清蛋白出現質量問題,這些產品是去年5月在新西蘭本地一家工廠生產的,涉嫌被污染的產品總量為38噸。污染源是該公司在北島懷卡托地區(qū)豪塔普工廠的一根受污染的管道。
8個月三度“上黑榜”
恒天然集團表示,檢測結果顯示,這些濃縮乳清蛋白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菌株,有可能造成食用者中毒。據介紹,這種濃縮乳清蛋白被廣泛用于嬰兒奶粉、兒童成長奶粉和運動飲料中。
而事實上,這已經是這家跨國乳業(yè)巨頭今年第二次爆出食品安全問題了。記者調查發(fā)現,恒天然今年以來多次發(fā)生負面新聞,在過去的8個月內連續(xù)涉及雙氰胺、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反壟斷調查等事件。
就在今年1月,新西蘭初級產業(yè)部宣布,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奶粉中曾被檢測出含有微量雙氰胺。同時,新西蘭第一產業(yè)部官員1月25日證實,約5%的新西蘭牧場使用含有雙氰胺的化肥培育草場,每年使用2至3次,因此部分新西蘭乳制品可能含有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
而在不久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向多家奶粉企業(yè)提起的反壟斷調查中,身為美贊臣、多美滋等奶粉企業(yè)合作伙伴的恒天然也“黑榜有名”。
肉毒桿菌:1歲以下嬰兒最易“中招”
中國農業(yè)大學[微博]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分析指出,目前全世界乳粉中都沒有關于肉毒桿菌的限量標準。盡管肉毒桿菌對成人和1歲以上的兒童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1歲以下的嬰兒存在較大威脅。由于1歲以內的嬰兒腸道微生態(tài)屏障還沒有完全形成,正常菌群還不夠強健,因此肉毒桿菌的芽孢進到嬰兒的腸道內之后,它有可能生根繁殖,釋放出毒素,毒素進入到血液以后有可能導致孩子神經痙攣或麻痹的中毒癥狀。
臨床上也有1歲以內的嬰兒使用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中毒的案例,其中半歲以內的嬰兒、處于轉奶或者添加更改輔食階段的嬰兒屬于“高?!?。
朱毅說,值得注意的是,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需要在120攝氏度加熱10分鐘后才能被消滅,而家庭在沖泡奶粉的時候往往使用的都是溫水,起不到相應的殺菌作用。
3月發(fā)現為何8月才公布?
恒天然集團發(fā)布的聲明中說,企業(yè)在今年3月的一次檢查中發(fā)現,2012年5月在新西蘭本地一家工廠生產的產品涉嫌被污染。3月份即檢測到食品安全風險,為何拖到8月才公布?
輿論認為,發(fā)生可能的食品污染問題之后是第一時間減少對消費者的損害、通知客戶進行回收,還是任由可能出現問題的產品流向市場,恒天然的選擇耐人尋味。
事實上,今年以來外資奶粉頻頻發(fā)生食品安全事件。僅在2013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中就涉及8400多噸奶粉,不合格奶粉來自新西蘭、澳大利亞、智利和韓國,不合格的項目包括銅含量、維生素B12、膽堿、維生素B6等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中國消費者“洋奶粉”信心受到沖擊
長期以來,新西蘭以“百分百純凈”的品牌在海外推廣新西蘭產品,尤其是其乳制品。
然而,連續(xù)爆出問題的恒天然集團,也開始動搖了部分中國消費者對洋奶粉“百分百純凈”的信心。
有不少中國網民表示,肉毒桿菌是連飽受詬病的國產奶粉都沒檢出過的致命病菌,而恰恰在大家無比信任的洋奶粉中發(fā)現了,很讓人震驚。奶粉安全看來以后不能以國產、進口來劃分質量了。
此外,也有消費者對恒天然集團延遲披露信息的舉動表示了不滿。據新西蘭貿易部長格羅澤4日說,這些問題乳清蛋白粉于去年5月生產,但恒天然集團卻在今年7月31日才最終檢測出肉毒桿菌,并于8月2日向政府通報。新西蘭政府將對這一事件進行全面調查。
綜合新華社北京8月4日專電
聲明:所有來源為“??谕韴蟆?、“??诰W”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6chong.cn [來源: 新華社、新浪] [作者:] [編輯:劉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