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4月27日消息??隨著“伊利商譽損害案”的告破,又一起性質惡劣的公關公司與企業(yè)利用網絡發(fā)帖的惡意營銷丑聞浮出水面。(詳細報道刊于本報10月22日12版)
蒙牛乳業(yè)員工上網下黑手,雖以施惡者受懲而告一段落,但這起風波卻在公關行業(yè)特別是網絡營銷界掀起“駭浪”。商業(yè)因素對互聯網公共空間的侵蝕,正越來越多?!熬W絡推手”、“網絡打手”層出不窮。
“病態(tài)”公關是否會“常態(tài)”
“蒙牛員工與公關公司利用網絡惡意營銷事件有點偶然,但也是兩年前‘網絡打手’出現后的一個必然現象?!?陳墨網絡營銷機構創(chuàng)始人、總裁陳墨說。類似事件此前也發(fā)生過,如殺毒軟件商之間錯綜復雜的口水大戰(zhàn);各大視頻網站對于收視流量與盈利模式的“混戰(zhàn)”……“網絡黑社會”、“網絡打手”等稱謂正是由此而來。
就陳墨網絡營銷機構所服務的近百客戶來說,每年大約有10%—20%的客戶會受到網絡惡意攻擊?!叭闃I(yè)‘陷害門’雖是冰山一角,但決不是公關界的常態(tài),就像有正常考試和考試作弊一樣?!标惸f。中國國際公關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硯農說,涉案公關公司的行為違背了公關行業(yè)的基本準則,是名副其實的“偽公關”。在網絡公關領域,“絕大部分是規(guī)范公關的”。
然而,一起惡性公關事件卻能對整個行業(yè)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問題出在哪兒?鄭硯農分析道,是互聯網的不可控性,為違法運作提供了一些客觀條件。
“凈化網絡公關,必須聚焦整個產業(yè)鏈。”他說,公關公司的上游是企業(yè),公關公司依賴企業(yè)而生存。若企業(yè)付費并要求違規(guī)甚至違法操作,利益驅動下,公關公司極可能做出違法行為。鄭硯農同時指出,媒體也應是公共輿論的“守門人”,不能為廣告“競折腰”。如果沒有媒體的幫助,蓄意抹黑對手并非易事。
不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教授認為,“互聯網有一種自我糾正的功能”。在他看來,互聯網的游戲規(guī)則是逐漸建立的,而且大多數不是靠政府而是靠網民監(jiān)督。因此,也不必太在乎?!盎ヂ摼W的用戶的媒介素養(yǎng)也在不斷提高。”
網絡打“黑”能否催生立法
“伊利商譽受損案是有法可依的?!北本┞蓞f信息網絡與電子商務法律事務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魏士廩律師認為,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網絡媒體損害競爭對手商譽、進行不正當競爭的案例。該案可能不僅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還可能觸犯了《刑法》第221條規(guī)定的損害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罪。
他尤其肯定內蒙古警方的及時出手:“(他們的介入)使案件證據的獲取取得了實質性進展?!?/p>
但在魏士廩看來,這起網上下黑手事件的偵破是“幸運”的:“如果公安機關不介入調查,很難獲取雇傭‘網絡水軍’損害商業(yè)信譽的證據。而不能獲取相關證據,相關違法行為便無法受到法律的懲罰,被害人也無法獲得法律救濟?!?/p>
對此,陳墨深有體會,“我們的客戶都有這樣的體驗:遭受網絡攻擊后很難采用司法手段去處理,因為立案需要提供證據,而網絡的匿名性,致使個人很難提供證據”。
網絡實名能否杜絕惡意發(fā)帖
法律手段僅是事后追懲的機制,能否預防此類事件的頻頻發(fā)生或升級呢?鄭硯農認為,從公關行業(yè)來說,有兩個基礎工作要做。第一,推進專業(yè)化進程;第二,加強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建設和強化整個行業(yè)的自律意識和監(jiān)管。
陳剛建議加強對行業(yè)的環(huán)境建設。他舉例,西方發(fā)達國家相關的信用制度等配套制度很成熟,一旦出現商業(yè)倫理問題,整個環(huán)境對企業(yè)的品牌壓力非常大。企業(yè)考慮到付出的高代價,輕易不敢采取惡意競爭方式。有意思的是,隨著這起網絡惡意公關的事件發(fā)生,“網絡實名制”又被提上議程,掀起新一輪爭議。
鄭硯農建議實行網絡實名制,加快研究監(jiān)管的技術工具,更有效地控制網絡不良事件出現。陳剛建議,可以像美國那樣實行“網絡后臺實名制”——網絡上可以匿名,但后臺卻是實名。這樣,既讓惡意發(fā)文者“有所忌憚”,而且一旦出了問題,法律追究機制能迅速查找。 不過,也有反對者。陳墨就認為,采用實名制弊大于利,但他認為可以分類管理,“交易可實名,言論可以自由”。
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提醒說,惡意營銷這種現象,“暫時還不可能消失”。他說,網絡惡意營銷像慢性病,不是開幾劑良方就立刻治好的?!靶枰鞣脚?,包括監(jiān)管部門切實履責,企業(yè)自我修煉,消費者擦亮眼睛,以及各方取得共識后采取針對性行動?!彼粲?。
聲明:所有來源為“??谕韴蟆薄ⅰ昂?诰W”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诰W http://m.6chong.cn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張意軒] [編輯: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