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12月18日消息? “我是志愿者大軍中的一員,參與志愿服務讓我體驗到了自己被社會需要的美妙滋味。”昨日,記者采訪了幾位為廣州亞殘運會服務的殘疾人志愿者,一位大學女生彭兆穎滿含熱淚的一句話,說出了殘疾人志愿者的心聲。
彭兆穎是廣東工業(yè)大學英語系學生,腦癱三級,連續(xù)參加亞運會、亞殘運會志愿服務。她做的志愿工作就像是一名“記者”———擔任亞殘運會奧體射擊館觀眾服務團隊的一員,主要負責團隊建設的策劃、宣傳稿件的撰寫和照片的整理編輯工作。
“就拿我12月13日的工作來說吧,上崗的第一天,我有些緊張,怕會給團隊成員帶來不便,也怕他們照顧我,什么都不讓我干,但是,事實卻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我們的團隊讓我感到溫暖,早上,我就收到團隊問候的短信,問我到了哪里,什么時候去地鐵口接我合適,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問候,是一種接納?!迸碚追f說。
彭兆穎欣然接受了幫助,在兩位志愿者的陪同下,她來到了場館。老師給她分配了工作,是負責篩選和整理當天志愿者上崗的照片,用文字轉述每個美妙的瞬間。
“大家認為最好的助殘方式是什么呢?我認為是讓殘障人士成為被社會需要的一員?!?/p>
“殘疾人朋友需要的不是社會過分的關注,也不希望被貼上‘重點保護對象’的標簽,他們需要的是和健全人一樣,成為社會大家庭中平凡而必要的普通成員。我想告訴大家,向殘障人士表達尊重的最佳方式是幫助我們充分融入自己的角色。自己被社會需要是一種光榮,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迸碚追f一連串的話語打動了記者。南方日報記者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