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在沈陽舉辦的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上,一名小朋友手拿剛剛制作好的糖畫。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
?
6月9日,在遼寧沈陽,面塑傳承人張斌在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中展示他制作的面塑作品。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
?
6月9日,在江西婺源,吳亮生(右)等歙硯制作技藝愛好者在進行歙硯雕刻競技。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
?
6月9日,在江西婺源,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學生在熹園體驗歙硯雕刻技藝。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
?
6月9日,在西藏拉薩宗角祿康公園廣場,演員在進行歌舞表演。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
?
6月9日,西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自治區(qū)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頒證、授牌儀式在拉薩舉行。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
?
6月9日,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觀眾在“丹青記憶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上參觀。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
?
6月9日,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觀眾在“丹青記憶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上參觀。 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
?
6月9日,在天津和平文化宮,演員在“全國非遺曲藝周——曲藝進社區(qū)展演”活動后臺通過網(wǎng)絡直播與線上觀眾交流。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
?
6月9日,在天津和平文化宮,演員在“全國非遺曲藝周——曲藝進社區(qū)展演”活動上表演說鼓子《百姓心中有桿秤》。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
?
6月9日,北京市趙登禹學校的幾名學生在“啟航·蛻變——北京市趙登禹學校非遺課程成果展”上進行泥彩塑制作。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
?
6月9日,北京市趙登禹學校學生孫于翔在“啟航·蛻變——北京市趙登禹學校非遺課程成果展”現(xiàn)場進行彩蛋繪制。當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