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翰第”。
“外翰第”重見天日
佛老村邢定綸故居由其父修愈建于清末,坐北向南,磚木結構。這是圍墻與屋面相交的崖州傳統(tǒng)合院建筑,采用“正廳歪門”的建筑布局。進“外翰第”門樓,遇迎“福”字墻。正面為三間正室,正屋西邊是一間樓閣,東邊為低矮耳房。圮廢的屋頂,剝裂的瓦礫,蕭殘的院落,經過百年風摧雨淋和歲月磨礪,今故居已嚴重受損、搖搖欲墜。
邢詒恒說,現(xiàn)存正面故居是邢定綸父親邢修愈建的。后來,邢定綸曾在故居的后面蓋過三間房子。邢詒恒老人介紹,今存正屋西邊樓閣為邢定綸時任崖縣教育局長的兒子邢谷洞所建,底層還有馬廄。上世紀90年代,邢詒恒在后面三間房子原址蓋起了平頂房。
2013年4月,筆者在佛老村走訪邢定綸故居,在網上發(fā)表《紀實組圖:正在消失的邢定綸故居》一文后不久,邢定綸胞兄邢定纓的第五代嫡孫邢正夫用薄鐵片剔除涂蓋在門楣之上的白色石灰,露出“外翰第”三個紅色大字?!巴夂驳凇敝匾娞烊?,據稱這三個字正是邢定綸手跡。
主纂《崖州志》流芳后世
崖州地方志,宋有《吉陽軍圖經》,明有本地名賢鐘芳所撰的《崖州志略》,二者均已失傳。如今,崖州志共存三種:一是由張擢士、李如柏纂修,成書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康熙《崖州志》;二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州宋錦與崖州學正黃德厚纂修的乾隆《崖州志》;三是成稿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知州鐘元棣發(fā)起,州人張巂、邢定綸、趙以濂纂修的光緒《崖州志》。另外,還有《崖州直隸州鄉(xiāng)土志》稿本。
作為地方志,光緒《崖州志》應朝廷之命而修,成書和流傳飽含艱辛。該志是知州鐘元棣任上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五月開局纂修,脫稿于1901年冬,1908年補訂。因各種原因,未能梓行,“籌出版而未果者,不止一二次”。直到1914年,才由崖州臨高村舉人鄭紹材、十所村孟繼淵等親攜廣州鉛印成書,計10冊22卷,僅“印成一百套,分餉州人”。1963年點校時,郭沫若稱其“頗有史料價值”。
邢定綸是光緒《崖州志》的主纂之一。1901年,知州鐘元棣在《重修<崖州志>序》(一)中曾提到三位主筆:“遂于庚子夏開局纂修,仍延張孝廉(張嶲)、邢廣文(邢定綸)、趙明經(趙以濂)為主筆,并倩尹州同如鵬司其出入?!痹撝疽运沃緸榈妆荆浴锻ㄖ尽贰陡尽返雀髦緸榛A,旁征博引、搜輯遺聞逸事,“遍啟州中人士,廣為采拾”纂撰而成。開局纂修六個月后,知州鐘元棣解任,而不能終其志。次年(1901年),眾人不憚煩難而再次采集、考訂,“中間歷經改竄,不知凡幾”。1901年冬,初稿纂就,分門別類,共二十二卷。癸卯秋(1903年),鐘元棣調任瓊山,聘請邢定綸校對初稿。校對完成,定綸攜稿到瓊山請求鐘元棣指導糾偏。這時,鐘元棣再次為纂志捐廉銀三百。不久,鐘元棣又解任離開瓊山,邢定綸也到石城擔任文教之官,此時“??療o人,耽擱者久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知州馮如衡重新召集同仁,再次對崖州志作最后一次修訂。此時,邢定綸為該書寫下了《重修<崖州志>序》,序言最后說:“是役也,綸與張趙二君實總其成,而分其任者則陳君子云、邢君子春、黎君丹墀、翟君燕臺也。至于司理出入,則尹君圖南與有勞焉。鐘公既弁序于首,綸從事于諸君子后,不敢忘創(chuàng)此舉、成此舉者之功也,于是乎言?!?/p>
?
?
相關鏈接:
海南三亞崖州區(qū)舉行2018第三屆孔廟開筆禮?
m.6chong.cn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