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導學案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合作,自主發(fā)展的路線圖。
經過實踐檢驗,導學案已經成為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全國各地推廣使用,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把使用導學案的情況,作為考核老師的主要內容。而導學案最初的星星之火苗頭,起源于2004年學科網;十年的時間,借助海南省農墾中學陳良興老師的一手推動,導學案已發(fā)展為燎原之勢,為中國教育改革書寫上濃重的一筆。
導學案起源與推廣? 發(fā)起于學科網
初步探究導學案的起源與推廣,據陳良興老師回憶:“查閱早期創(chuàng)辦的多家教育網站,根據資料記載,導學案是學科網首創(chuàng)并逐步向全國推廣的?!?/p>
2004年春,為了讓全國廣大教師盡快適應新課改的形勢需要,用全新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學科網高層決策者、創(chuàng)始人陳學藝,站在中國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秉承對國內教育事業(yè)做些實際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強烈信念,首創(chuàng)導學案項目,并決定向全國推廣。而推廣該項目需要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同時又要有一顆對教育事業(yè)火熱的心的人來協(xié)助;于是,陳學藝決定在學科網各科站長中挑選。經過一段時間考察,陳學藝找到了合適人選——海南省農墾中學化學老師陳良興。
陳學藝 學科網創(chuàng)始人 瑞士聯(lián)邦理工博士
陳良興老師擔任化學教學多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他愉快地接下了這個重任,并及時向海南省農墾中學校長王偉明,以及時任海南省培訓院副院長的龍官吾匯報,獲得了兩位關鍵領導的支持。于是,初定名稱為《師生互動同步教學與練習》的教材誕生了。
2004年7月,海南省農墾中學在教學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了5萬元巨款,印刷了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下冊、高一必修1《師生互動同步教學與練習》,供海南省農墾中學九年級和高一同學使用。
2004年8月及2005年8月,龍官吾副院長要求陳良興老師在海南省基礎教育新課程崗前培訓班上專門介紹,并親自布置,要求用此方式來指導海南省的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