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的新竹芋田。 許麗姬 攝
天賜的食材,精致的工藝,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讓定安美食聞名遐邇。曾經,定安美食偏于一隅,為人知難為人食,如名劍藏于深山。如今行走海南各地,不難發(fā)現定安美食已走上更多人的餐桌,其實終副其名也。是科技,是產業(yè),讓一道道美食如水流出,強化了定安在更多人心中的印跡;也是它們,讓辛勞智慧的定安人有了更多的收成。
年銷量突破500萬個,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這是定安粽子去年交出的成績。助推這一成績的,是一個個勃勃脈動的“心臟”。
在塔嶺工業(yè)園區(qū),有一家名為新泰來的粽子生產廠商。近年來,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和引導,新泰來成功申請了QS認證。新泰來的廠房分別設置了洗葉、配料、捆包、蒸煮、殺菌、包裝等區(qū)域,經過培訓的幾十名工人各司其位,一派繁忙景象。專業(yè)化打造的新泰來還于去年獲得了“海南省著名商標”稱號。公司老板劉會明說,端午臨近,每天都要生產上萬個粽子。
在新泰來,4個巨大的鍋爐尤為引人注意。其中,置于車間的3個為蒸煮設備,一天可煮上萬個粽子,可經受柴火的日夜燒煮。蒸出的粽子被送到車間外的120℃殺菌鍋,正是這道工序可讓新泰來的粽子獲得長達半年的保鮮期。
產業(yè)化、品牌化甚至讓定安粽子實現了“飛天”。今年端午節(jié)當天,上千個定安粽子將登上海航飛機,供應天南地北的乘客。定安縣旅游委主任徐吉說,從食品到商品再到旅游商品,定安美食正在經歷質的變化。
為了讓美食資源得到更深的挖掘,定安還大力發(fā)展了食品加工產業(yè)。離新泰來不遠,坐落著省重點項目———海南鴻琛工貿有限公司的產業(yè)園。這家占據全國海鮮干貨30%市場份額的公司,是被定安的優(yōu)惠政策吸引過來的,今年項目產值將達到1.3億元。鴻琛準備加工定安黑豬肉條以及翰林蘑菇木耳,完成其從田間到工廠的無縫對接。正是得益于鴻琛這樣的企業(yè),定安的美食正在轉化為拉動經濟的一大生產力。
食品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受惠的,是老百姓。在新泰來,來自農村的甘阿姨每天都在十分嫻熟地往300多個粽子里填上豬肉、蛋黃,再用綠色的柊葉包起來。每包一個粽子,她可以得到七八毛錢的收入,月收入超過6000元。
甘阿姨包粽子用的粽葉,有相當部分來自翰林鎮(zhèn)的農村。很少有人會意識到,種植包粽子用的葉子,可以成為一種產業(yè)。但在粽子文化發(fā)達的定安,這成為了實實在在的事實。
翰林鎮(zhèn)沐塘村第四經濟社堪稱粽葉的海洋。在這個有著270人的村莊,無論屋前屋后,山上林下,這一葉狀如扇子的植物如火勢燎原般到處延伸和放縱。村民們說,以前他們去山上采葉子,回來后發(fā)現凡有空地其就可成長。于是10年前,村民們就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種植,上門收棕葉的公司從此絡繹不絕。經濟社主任龍仕法說,這一基本無需人工管理的植物,一畝可以給農民帶來上萬元的年收入。
對于美食產業(yè)的開拓,定安人有著銳意進取的精神。在有著上百年芋頭種植歷史的新竹鎮(zhèn)莊坡村,村民們并不滿足于老品種只能供應本省市場的狀況,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們于去年從內地引進了新的品種,名為莊坡香芋。在村民王德義的芋頭基地里,呈漫山遍野之勢的莊坡香芋已高過人頭,即將豐收。王德義說,新的品種個頭更大,口感更好,6月時將供應往港澳市場。而他自己,每1畝將比原來收入提高2000元以上,7畝的基地將為他帶來至少7萬元的年收入。
靜美定安,祥和家園。在這片文韻醇濃的土地上,經歷了千年歷史洗禮的飲食文化,如今正在憑借嶄新時代的科技與理念,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定安塔嶺工業(yè)園區(qū),鴻琛工貿有限公司、南國食品、航天食品,以及羅非魚、棒蝦、菠蘿果汁、檳榔、粽子、花生油等眾多產品加工企業(yè)遍布,外地人到定安,不僅可以吃好、玩好,還可以帶走這些加工精良的海味山珍,除了滿足自己舌尖上的蓓蕾,還能讓遠在他鄉(xiāng)的家人嘗嘗定安本土的特色美食。
m.6chong.cn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