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yè)。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shù)學教師,現(xiàn)任學校初中數(shù)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小學畢業(yè)老人耗時十年寫自傳 含婚姻交友專題

??诰W http://m.6chong.cn  時間:2014-05-02 10:46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住杭州西湖邊的戴世柳老人,對于他的家族來說,就是最珍貴的寶。

????只有小學畢業(yè)的他,前后花了十年的時間,將整個家族及個人的經歷用文字記錄下來,編寫成了一部七萬余字的《戴世柳的家族和自傳》。

????勤善半世

????酸甜苦辣咸耐人尋味

????已經78歲高齡的戴世柳老人,精神抖擻,紅光滿面。他交到記者手里的自傳,已是十年來第五次的版本,數(shù)數(shù)有83頁,七萬余字。

????這本書清晰地勾勒了戴世柳的大半輩子——

????上世紀三十年代末,他出生在溫州瑞安塘下鎮(zhèn)一個小村莊。其父是鞋匠,母親常年患病,養(yǎng)活了9個孩子,他是長子。他本是愛讀書的人,無奈家窮,初中讀了一個月便輟學賺錢貼補家用。

????第一次出門補鞋的情景,他記憶猶新:“寒冬臘月去只有四五戶的小村子里,有人許我補完鞋管飯還留宿。我可開心了。誰知他家舊鞋十幾雙,硬生生補到半夜。吃的是地瓜粥配咸菜,睡泥地枕泥磚蓋破衣?!?/p>

????就這樣,少不經事的他逐漸有了擔當。17歲,他到溫州拜師學做皮鞋。三年后成了廠里的技術工。1964年,他因政策回到老家。那時一家老小13口人,母親又重病在床,家里曾一度窮得揭不開鍋。

????“那是我這輩子最艱難的日子,三餐薄粥地瓜絲,兩年不買衣鞋襪,一只牙刷全家用。正因如此,我打從心底體會到勤儉持家的重要性?!?/p>

????天道酬勤,后來他在工廠干起技術活,生活逐漸好轉。改革開放后,家里還蓋起了樓房辦起了廠。

????“愛學習、肯動腦、能吃苦,是我們這代人最大的特點。福建、海南、四川,為了做生意,大半個中國我都跑遍了。”到66歲,他把在當?shù)匾咽侵械纫?guī)模的橡膠廠交給兒子打理,享起了清福。

????戀愛怎么談

????工作怎么做,書里都有

????戴世柳的自傳,稀奇的。除了父母上代來歷、兄弟姐妹家庭情況,書里竟還有婚姻交友的專題分析,以及對下代的提示等。這樣看來,說是自傳,其實更像《家訓》呢。

????“訂婚七年快光陰,解約團圓原舊人。愛情波折時間少,留下傳書意義深?!崩蟽煽诘膼矍楣适拢H口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寫到書里卻頗有趣味。

????他26歲時經人介紹認識妻子,兩人很快訂下婚約??稍凇巴ㄓ嵒究亢穑煌ɑ究孔摺钡哪甏?,兩家人曾一度產生誤會,妻子還一度來信絕交,離家去了外地。后來,他也有了互生情愫的姑娘。

????可七年后他與妻子重逢,最終喜結良緣。半個世紀來,老兩口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實乃一段佳話。

????“我的一雙兒女,勤勞善良,孝順非常。寫下所感所想,希望百年之后,后輩能時刻警醒不忘初衷?!崩先酥琅c其當面囑咐,不如以文字的方式,讓后人們細細咀嚼,各自體會。

????這不,他把自己一生的經驗,都詳細地寫在書里。比如,他羅列了教師、辦廠、經商、做工等六個方向,告訴后輩各行各業(yè)應達到的要求。

????比如從商,“文化程度要好,打廣告、簽合同、對外貿易說英文都重要;服務態(tài)度要好,熱情待客,誠信經營不可少;方法竅門不可少,緊缺物資多進購,買賣時機要看牢,下坡商品快出手,匯攏資金不套牢;堅持守業(yè)慎改行,推算盈利立口碑……”

????戴世柳說他的自傳還得精益求精,希望能把最好的版本留給后代。

????用他的詩詞作為文章的結尾再恰當不過:平生漲落如潮水,轉眼青春變老頭。日后之事難預料,不知再度幾春秋。但愿做得單百壽,全家大小笑呼呼。

?

??诰W http://m.6chong.cn [來源: 錢江晚報] [作者:裘晟佳] [編輯:鄭克姍]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qū)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谄孪镄W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谥行W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疲┡叫兄驹竿稒n分數(shù)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