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茶花花期,金華市婺城區(qū)蘇孟鄉(xiāng)有個茶花園,里面種了大大小小700多個不同品種的原生茶花,它們沒有一株是嫁接的,全部是自然品種,無一重樣?!皥@長”是1984年出生的張慶東,這個學人工智能的“海龜”沒有去華爾街工作,而是提前結束了直博的學習,回金華種了三年茶花。他有一個夢想:想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培育出具有國際水準的茶花品種。
不做博士不當精英 他回金華當花農
張慶興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學的是人工智能,在回金華之前,他甚至都分不清茶花的不同品種。而按照他之前的設想,他畢業(yè)后很可能去華爾街,到谷歌或者微軟這樣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
但是,堂哥一聲召喚,他義無反顧地回來了。
張慶興的堂哥叫張瑞明,大他15歲,是個成功的商人,癡迷茶花。從十幾年前開始,他就從中國各地搜集不同的茶花品種,之后,搜集的范圍又擴展到了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qū)。
現(xiàn)在的茶花園是張慶興的堂哥2010年年初買的,不過,當初這一片還都是荒山。這個院子里的鎮(zhèn)園之寶是從日本的園藝世家買回來的一棵茶花樹,當時花了6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它的珍貴之處在于一棵樹上能結出5種花色、27個花型的茶花。
“我堂哥和我說,想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把優(yōu)秀的茶花基因搭配起來,種出獨一無二的茶花來。”張慶興在美國的學習正好能在這方面發(fā)揮作用,他提前結束了直博的學習,拿了碩士學位就回國了。
三年后,張慶興已經(jīng)能夠欣賞不同茶花的美,在下雨天,他甚至能坐在園中的亭子里,欣賞1個多小時的茶花。
投資超過6000多萬元,三年零回報
三年來,茶花園的投資已超過6000多萬元,但目前的回報卻是零。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力氣培育新品種的茶花呢?
茶花是金華的市花,在金華,種茶花的農戶并不少,羅店鎮(zhèn)還是“中國茶花之鄉(xiāng)”。作為觀賞性植物,茶花的交易市場一直都很有人氣。
“其實我們園里的一些茶花品種,一年能扦插幾萬株,賣了也能賺錢,但是我們希望把更重要的事情做好,就是茶花的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結合?!?/p>
在張慶興看來,金華的茶花種植技術難度太低了,“大多都是普通的觀賞品種,新品種也大多是靠運氣雜交或者嫁接出來的?!?/p>
如今,世界上最珍貴的3000多個茶花品種,只有200多種在中國,其他的多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
“現(xiàn)在,中國人很少有靜下心來做這個的,但國外這些年一直在做,所以差距大了。”
張慶興告訴杭州《錢江晚報》記者,當他們完全掌握茶花基因的秘密后,回報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而這樣的做法,在江西省農科院就有先例,“他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培育出獨特的櫻花的?!?/p>
如何種出完美茶花
“我們做的事情其實和袁隆平差不多。”張慶興向記者解釋,“只是袁隆平做的是水稻,雜交的新品種水稻,而我是用人工智能用基因培育新品種的茶花?!?/p>
“什么樣的基因決定花色,什么樣的基因決定花型,什么樣的基因決定葉子等等,搞懂了這些,我再把他們組合起來就是我想要的新品種茶花了。”張慶興說,這個聽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必須懂基因工程,然而在這一塊上,他們沒有這個條件,只好求助于國際茶花協(xié)會,“他們那邊有很多這方面的專家?!?/p>
張慶興準備今年夏天去美國,拜訪國際茶花協(xié)會主席帕特麗夏·肖特,和國際茶花協(xié)會合作,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將園中的茶花基因提取出來。去年,通過美國的導師,張慶興順利地聯(lián)系上國際茶花協(xié)會,去年還把國際茶花協(xié)會主席請到金華的基地里看看。
不過,水稻和茶花畢竟是不一樣的,最顯著的區(qū)別就是,茶花一年才開一次花,生長特別慢。有了茶花基因庫,有了懂基因工程的茶花協(xié)會專家,依然不夠,因為一棵樹的基因太多,靠隨機去湊去配對,一年試一次,這個時間耗時太久,等不起,也玩不起,所以這就要用到“人工智能”了。
什么是人工智能,打個比方,彩票中獎按照發(fā)行的規(guī)模應該是500萬分之一的中獎機會,但依靠人工智能對以往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將幾率增加到10萬分之一。
“當然,在人工智能這塊,我的水平還不夠,但我的導師他的團隊可以?!睆垜c興對于未來,充滿信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