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fā)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
什么是改一改創(chuàng)造技法呢?在十九世紀初,歐洲曾流行著一種令人恐怖的怪病,當錐蟲進入人體血液大量繁殖時,人就會昏睡不醒而身亡。用化學藥品“阿托什爾”可以殺死錐蟲,但后果十分殘酷,會導致病人雙目失明。德國有位叫歐立希的科學家,想用染料來殺滅錐蟲,屢試屢敗。最后,歐立希想,阿托什爾是一種含砷的毒藥,能否改變它的化學結構,使它只殺死錐蟲,而不傷害人的視覺神經呢?歐立希找來改變化學結構的各種辦法,一次又一次試驗,失敗了605次之后,還不放棄拼搏。終于,在606次獲得成功,制成藥品606(砷凡納明),挽救了無數昏睡病人和梅毒病人的生命。歐立希發(fā)明606,功德無量,促成606發(fā)明的,是改一改創(chuàng)造技法。
改一改創(chuàng)造技法的基本要求是———這件東西,還存在什么缺點?有什么不足之處待改進?有什么差錯和危害待改正?例如,電冰箱的氟里昂有制冷作用,卻污染環(huán)境。于是,為環(huán)境保護需要,我們發(fā)明了無氟環(huán)保型冰箱。又如,模擬手機容易被盜號,于是,市場上出現(xiàn)了各種數字手機。方便面是改一改的成果,改在家里煮食變?yōu)殚_水可以沖泡,攜帶方便,無論是在辦公室里,還是在旅途的車上、船上,甚至飛機上,都可以食用。這改一改,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在不知不覺地進行改的創(chuàng)造,將酒瓶用來裝油,將破瓦盆用來當花盆,將玻璃杯用來當筆筒。改一改,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ㄟx自《科技創(chuàng)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诮洕鷮W院教授劉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