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chǎn)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專家辟謠“世界末日說”:12月21日太陽會照常升起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張蕾  時間:2012-12-17 08:43:11

  復雜的社會心理讓“末日說”流行

  記者:這些年來,關于“世界末日”的說法總是不斷,為什么會這樣?

  任福君:歷史上關于“世界末日”的預言有很多次,但一次也沒有真實發(fā)生過。按理說,那么多“世界末日”的預言一個都沒言中,人們也就不會把它們當回事了,但對于此次2012年的“末日預言”,好多人還是當真或半信半疑,例如跟風搶購蠟燭——這與日本核危機期間某些公眾瘋狂搶購食鹽的情景何其相似!

  末日論流行的背后,肯定有深刻的社會心理基礎。不同的人群相信末日論有不同的心態(tài):有的是非理性的跟風,有的是對現(xiàn)實的焦灼、不滿和失望,還有的是調(diào)侃起哄……我認為,這種社會心理的形成有其復雜的社會根源,比如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普惠性、社會文化的建設、人文關懷的傳達、科學理性精神的確立狀況等。

  謠言并不可怕,因為無論哪個社會,都會有極少數(shù)人出于各種動機散布謠言。謠言止于智者,只要人們不去相信,它就不會掀起什么風浪。

  劉嘉麒:媒介在傳播方面的“推波助瀾”不容忽視。這些年,關于“世界末日”和“大災難”的影片和宣傳非常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電影《2012》和《后天》。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角度講,這樣的夸張和渲染無可非議,但對于一些受眾來講,他們很難分清藝術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了。

  舉個例子:在影片《2012》的開篇,有一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fā)的情景。巧合的是,這幾年黃石公園的火山確實處于一個活躍期。我到那里考察過,作為目前地球上能夠鑒別出來的最大火山,黃石公園火山最后一次噴發(fā)距今60多萬年(那時還沒有人類)。根據(jù)推算,當時有1千多立方公里的噴發(fā)巖漿堆積成高原。于是有人就預測,黃石火山即將噴發(fā),可能給人類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火山的爆發(fā)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下能量的聚集程度和封閉性。黃石公園火山即使噴發(fā),也不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因為在那個地區(qū)有1萬多眼溫泉、泥泉和冷泉正在緩慢地釋放著地下的能量,即使真的爆發(fā)也不會噴出歷史極值的巖漿,更不會給人類造成滅頂之災。

  可見,除了前面提到的對瑪雅歷法的盲信,媒體的渲染和自然災害的客觀存在,也給人們造成了“災難就要來臨”甚至“世界到了末日”的印象。

  積極、樂觀地過好每一天

  記者:由于擔心“世界末日”來臨,有的人患上了抑郁癥,擔心得無法正常生活,甚至產(chǎn)生了自殺舉動。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劉嘉麒:世界末日的說法只是謠言,帶有迷信和反科學色彩。這么多人輕信謠言,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科學知識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社會不良思潮影響的結(jié)果。如今,全世界人口已近70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前景依然光明。今后再遇到類似謠言,請公眾一定要多動腦筋思考,要相信科學,不要人云亦云、盲聽盲從。

  任福君:對于公眾個人,我的建議是:相信科學,在工作和生活中學會調(diào)適心理,以良好的心態(tài)應對壓力,積極、樂觀地享受好每一天的人生。

  對于國家和社會,我也有些建議。缺乏科學理性精神是某些公眾不辨真假、盲目跟風的直接原因??茖W界一直深信:在當代社會,科學素質(zhì)成為公民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具備基本科學素質(zhì)、被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觀念武裝的人,才可能擁有理性的科學態(tài)度,才可能客觀清醒地認識世界,從而抵制各種愚昧迷信,有效地參與社會和政治生活,履行好公民的角色。當前,中國公眾的群體理性精神有待進一步提高,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這在一些突發(fā)事件中顯露無疑。例如2011年日本核危機期間,很多地方出現(xiàn)了民眾瘋狂搶購食鹽的浪潮。

  從公眾欠缺科學理性精神這個角度講,由于末日論的流行而導致荒誕的社會行為和扭曲的社會心理,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充分說明,我國的公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仍任重道遠,政府需要加強這項工作,全社會需要積極參與這項工作。只有推動科學文化的傳播普及,才能為從根本上消除類似社會現(xiàn)象奠定基礎。

  記者:2012年12月21日那天,您將如何度過?

  劉嘉麒:平時怎么過,那一天就怎么過。按照日程安排,21日我得參加一天的學術會議。當然,如果能吃上餃子就更好了(按照民間習俗,冬至要吃餃子)。

  任福君:我想和平時沒什么兩樣,上班、下班、讀書、思考、吃飯、睡覺。不過,那天我們科普所有個全體會,大家要討論明年的工作任務。

(編輯:鄭克姍)

網(wǎng)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