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教育部官員談學校體育:資源不能只惠及少數(shù)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  時間:2012-09-26 17:06:26

體育資源不能只惠及少數(shù)學生

——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王登峰談大運會與陽光體育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日前在天津閉幕。本屆大運會吸引了孫楊、王鎮(zhèn)、陳定、唐奕等一大批奧運會參賽選手,共有44名運動員66次打破大運會紀錄。但在大運會捷報頻傳的同時,卻難掩大學生身體素質持續(xù)下降的尷尬現(xiàn)實。

近日有報道稱,不少學校在新學期開學集會時,學生暈倒一大片;新生軍訓期間,暈倒和看病者不計其數(shù),體質狀況堪憂。那么,舉辦大運會意義何在?怎樣將大運會和大學生平時鍛煉結合好?將采取什么措施增強學生體質?對此,記者采訪了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

在王登峰看來,舉辦大運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校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意見》精神。他說,大運會秉承的理念是吸引每位大學生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為其全面成長成才服務。

“盡管體育競賽一定有輸贏,但大運會主要培養(yǎng)的是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蓖醯欠逭J為,現(xiàn)在的體育比賽只看贏家,在理念上背離了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他指出,其實大運會也好,以競技體育為主的全運會也好,其目的是培養(yǎng)永爭第一、尊重對手以及平和看待輸贏的精神。過分追求金牌或者唯金牌論,有悖體育道德風尚,決不是大運會的宗旨。因此,高校需要在體育的體制和機制改革上下功夫,確立育人導向,把好資格審查、賽風賽紀關。

大運會期間,記者隨機采訪了許多學生,一些大學生表示,大運會有專業(yè)隊員乃至國家隊選手參與,對普通的大學生公平競爭不利。對此,王登峰認為,把幾名專業(yè)運動員圈在一起競賽,不是大運會的目標,也有悖體育應有的邏輯。大運會應該是大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應將大運會與學校體育結合起來,鼓勵開展面向每個學生的體育活動,而不是培養(yǎng)幾個運動員、抓抓高水平運動隊。

王登峰告訴記者,為了促進高校重視群眾體育工作,教育部近日將出臺《高校體育工作達標標準》,對高校體育工作提出細致而嚴格的要求。如,高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前提之一是學校群眾體育工作在場地、設備、師資等方面都達到相應標準,否則將被要求限期整改,甚至被取消招收高水平運動員、運動隊的資格。高校在未來發(fā)展上,學校體育、學生體質、運動場館和體育師資建設也必須納入學校整體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王登峰說,從今年開始,高校新生全部接受體質健康測評,并以生源地為單位進行公布,反推中學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按地區(qū)進行排名,讓各地政府更加重視提升學校體育水平和質量,讓全社會都來監(jiān)督,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

“學校體育的廣泛開展是競技體育人才不斷涌現(xiàn)的重要基礎,只有將學校體育、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好了,面向人人的體育開展好了,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才能水到渠成。”王登峰說。(記者張貴勇 李小偉)

(中國教育報)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