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chǎn)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教育局舉措引輿論嘩然 深圳十年課改失敗了嗎?
來源: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9-05 09:54:39

  近年來,深圳市致力于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其中一項為初中綜合課程改革。深圳市教育局7月初宣布,從今年9月1日開始,全市調整初中課程結構,將原先的科學、歷史與社會兩門綜合課程改為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分科課程,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繼續(xù)以校本課程形式進行綜合課程教學實踐。

  深圳市教育局此舉立即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有市民質疑,“深圳10多年的課改向高考舉了白旗”。深圳的多家媒體也對此作了報道,其中有媒體評說:“這標志著為期11年的深圳課改以失敗告終”、“深圳課改走向結束”等等。

  深圳市教育局認為,這些報道有明顯的錯失之處,對讀者形成了誤導。此次調整符合國家推進課改的要求,綜合或分科都是進行課程改革的選擇,不能簡單作為課改成敗的評判標準。

  深圳的初中綜合課改到底是不是失敗了?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采訪。

  深圳課改的來龍去脈

  2001年,國務院發(fā)布了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教育部隨后下發(fā)改革綱要,提出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深圳南山區(qū)立即對此進行了響應,率先推出了兩門初中綜合課程,在初中階段將物理、化學、生物及部分地理學科的內容統(tǒng)一合并為“科學”,將歷史、思想品德及部分地理學科內容等并為“歷史與社會”。2003年秋季起,深圳全面實行綜合課程改革。

  一些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認為,深圳推出這一輪課改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各科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11年來,這項改革一直伴隨著質疑和爭論。質疑者認為,綜合課程就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大拼盤”,機械地將幾門課程的內容拼湊到一起,但各部分間缺乏邏輯關系,沒有處理好四門課程之間以及與其他課程間的銜接,不利于學生學習。同時,當年的改革對于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蠋熀茈y將其他課程講授透徹。老師教得苦,學生學得更苦。近年來,一些家長、老師,甚至深圳一些學校的校長、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也對此項改革進行了“炮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深圳初中綜合課程改革雖取得了一定的經(jīng)驗和效果,但目前仍面臨一些困難沒徹底解決,主要是還有一些教師沒有完全具備駕馭初中綜合課程教學的能力。目前,全國各地實施綜合課程的地區(qū)很少,交流互動的氛圍也有待增強。在現(xiàn)行高考制度下,全國高中均實行分科教學,初中綜合課程與高中分科課程銜接問題有待解決。此外,科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課時緊、任務重、專業(yè)知識缺乏等原因也被提及。

  從上述答復不難看出,深圳市教育局雖然沒有承認11年前開始的初中綜合課程改革失敗了,但至少承認了綜合課程改革不太符合目前的實際。

  老師:恢復分科意味改革并不成功

  那么,從原來的初中綜合課程又恢復到分科教學,人們對此又會有何反應呢?

  據(jù)了解,現(xiàn)在深圳的一些從事科學課教學的老師已經(jīng)知道初一要恢復分科教學,并于8月20日接受了為期兩天的相關培訓。

  對于新的調整方案,多位老師表示,“有點不知所措”。某重點學校物理學科劉老師表示,當年的改革確實有點倉促,“一些老師原來是教物理的,改革后被歸類為教科學,這就意味著要接觸化學、生物方面的知識,給老師的教學增加了困難,一些老師只能邊教邊學習,這怎么能教好學生?現(xiàn)在很多老師適應了、勝任了,又要改回去,也確實會讓老師又感到不適應。”

  不過劉老師也認為,此次改革對學生來說是好事情,因為科學課看起來是綜合性的,但實際上還是按化學、物理、生物等幾門學科分類,有點“拼盤”的感覺,恢復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分科教學,老師會更專業(yè),學生對某一學科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但一些老師對此并不“買賬”,認為改回原來的分科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當年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程合并為科學課的改革是失敗的。

  一位中學校長抱怨,消息來得突然,學校措手不及,“原來科學課只要一位老師,現(xiàn)在分科了需要四位老師,調整起來非常頭疼。”

  教育局:綜合或分科不能作為課改成敗的標準

  作為當事者的深圳市教育局是如何評價此事的?社會各界對此也非常關注。

  當本報記者就此向深圳市教育局詢問時,該局近日正式回應說:初中階段的綜合課程或分科課程都是國家為推進課程改革而設置的課程,選擇科學等綜合課程或者選擇相應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分科課程,都符合國家推進初中課程改革的規(guī)定和要求,都是進行課程改革的選擇。我國初中課程選擇的現(xiàn)實情況是,全國除浙江一個省全省選擇初中綜合課程以外,其他省份都是選擇分科課程。因此,綜合課程或分科課程的選擇,既不是評判一個省、一個市是否進行課程改革的標準或標志,也不是評判一個省、一個市課程改革成功與失敗的標準或標志。

  社會人士:課改應立足實際,不要一刀切

  對于深圳市教育局這樣的回應,有一些人也表示不同意。他們說,歷時11年的深圳初中綜合課程改革雖然畫上了句號,但對人們來說,“一個始終在心頭揮之不去、無法畫上句號的疑惑是,無論是綜合還是分科,是否符合教育部的規(guī)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到底是否符合深圳的實際?當初有沒有經(jīng)過嚴謹、科學的調查與論證?如果恢復分科意味著課改并不成功,那么,它為何沒能得到及時調整,而拖延了11年之久?”“我們從中可以得出的啟示是,對于任何一次中小學課程改革,一方面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另一方面,一定要明白,改革不是折騰的借口,要克制任何心血來潮,抱以更開闊的視野與更審慎的對歷史負責的心態(tài)。畢竟,課改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不能讓學生成為試驗品,不能讓個人的成長來為此買單?!?/p>

  深圳大學的一位老師據(jù)此進行分析說,深圳本次課改是否向高考“舉白旗”并不重要,關鍵還是要看深圳學生的需求是什么,如果90%的人重視高考,課改就向高考應試方向調整,滿足這些市民的需求。他還說:“教育部的規(guī)定肯定既允許按部就班,又鼓勵改革創(chuàng)新,是否符合教育部規(guī)定意義不大,關鍵應立足深圳實際,不要一刀切!”(本報記者易運文)

(編輯:童言)

網(wǎng)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