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開學后,孩子回到家不怎么說話,還會沖著我發(fā)脾氣”;“我總覺得其他同學個個比我用功,我卻什么都學不進去。”盡管高考(微博)未至,但記者在瀏覽不少論壇、微博時卻發(fā)現(xiàn),很多考生和家長紛紛陷入了焦慮、緊張期。
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王征近兩年都在關注考生的心理壓力問題,他說:“中高考寄托了學子、家長、老師乃至全社會的期待。因此,學生和家長難免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和思想包袱,這會影響學生在考試中的正常發(fā)揮?!?/p>
記者注意到,在中高考前,家長都在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最好的學習條件。
一位家長在微博里說:“現(xiàn)在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全部改變了,電視也不看了,一切娛樂活動停止,作為考生家長我們付出了太多?!爆F(xiàn)實的情況是,這反而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
為了幫助學生、家長走出焦慮、緊張期,不少部門、專家都開出了解壓處方。
共青團浙江省委已經啟動了“輕松備考12355與你同行”活動,從4月至6月,該省各地的團組織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以助考減壓熱線、心靈花園體驗、團體輔導、網絡微博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中高考前減壓服務。
其中,“心靈花園”全體驗活動最受歡迎。
“通過一幅簡單的繪畫,我們就能知道考生心情的好壞。通過‘暗示性測驗’小游戲,我們也可以知道考生和家長是否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擾,而產生負面情緒。通過系列測試,我們就為他們支招,鼓勵他們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中高考?!币幻驹刚哒f。
記者了解到,僅去年一年,浙江11個地市團委依托12355青少年服務臺,組織專家走進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qū)舉辦考前減壓講座206場,直接聯(lián)系服務考生和家長5.52萬人次,累計接聽考前咨詢電話2076個。
教育部門則通過改革考試模式,緩解考生壓力。
教育部在2008年起推行高考平行志愿,隨后,又將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寫入《教育規(guī)劃綱要》。力求在制度層面,讓高考不再那么的“一考定終生?!?/p>
記者注意到,一些專家也紛紛開設了中高考心理咨詢中心,從心理調整的角度幫助考生緩解焦慮的情緒。
浙江省心理學會理事長、浙江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曹立人擅長于通過案例解析、情景模擬等內容開“處方”。
“決定考試成績的三大因素:成績=基礎+技巧+心態(tài)?!辈芰⑷颂岢隽烁呖技寄苡柧毜牟呗耘c應試心理:“一是確定合理的目標,考出滿意的成績,做到‘遇難莫畏難,遇易莫浮躁’;二是做好知識、物質、身體、心理上的準備以及應試策略。第三,調整緊張情緒。”(完)
(中國網)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