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考狀元情結何以屢禁不絕?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06/26/3500c2af149e5a93379db326ee2466b5.jpg)
狀元之炒作,只是汪洋般的應試市場之海的冰山一角而已
近日,廣東省考試院宣布今年不公布高考狀元,江蘇、廣西也有類似規(guī)定。然而,各地高考狀元仍在紛紛出爐。多年來不得炒作高考狀元的三令五申,基本如風過耳,沒人真當回事兒。
時下最流行的無非就是炒股、炒房了,而今“炒狀元”又給炒作燒了一把火。對于“炒作”這個熱詞,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已深入人心,浸入骨髓了。那些炒作高手們四處鼓吹“玩實的不如玩虛的,誰不炒作誰等死”,引無數(shù)英雄豪杰競炒作。對他們來講,在巨大的商業(yè)利益面前,沒有什么不能炒,也沒有什么不敢炒。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痹谌藗內魏涡袨榈谋澈蠖茧[藏著利益的影子。高考成績發(fā)布期間,一些學校不惜重金制作宣傳高考成績的廣告、喜報,不擇手段地發(fā)布高考成績榜和炒作高考狀元,其實就是借考生名校中榜的人數(shù)和升學率,來抬高自身名氣的指數(shù),炒作學校名氣,制造“名校效應”,進而網羅更多的優(yōu)質生源,從中瓜分更優(yōu)厚的利益。
在狀元前加一個“炒”字,讓“狀元”熱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其實,“炒”不過是一個詞的翻新,不意味著內容就有什么新意。盡管今天的高考狀元與歷史上的“狀元”的內涵迥異,但作為全國性的大考,其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力,并不亞于古代的狀元。所以,炒“狀元”情有可原。
?
相關鏈接
江蘇高考理科狀元:霸氣拒絕清華自主招生(圖)
?? 高考狀元為何32年憋不出頂尖人才?
?
?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