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11月11日消息(記者陳德文 特約記者陳創(chuàng)淼 通訊員陳勤)“環(huán)境美、治安好,鄰里間的糾紛也少了,日子是越來越舒心了!”近日,石山鎮(zhèn)施茶村村民王大爺提起近年來村里的變化,心里又舒坦又自豪。一直以來,??谑行阌^(qū)石山鎮(zhèn)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依法調處矛盾糾紛的路徑和方法,促進鄰里和睦、鄉(xiāng)村和美、社會和諧。
矛盾糾紛不出村 繪就新“楓”景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糾紛是影響鄰里關系和地區(qū)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
此前,石山鎮(zhèn)施茶村王某雄與昌道村王某義有一塊林地,由于時間久遠,面積和界限已模糊不清,一直存在爭議。
“都別急,咱們好好理一理……”面對棘手難題,施茶村專職人民調解員王建平多次走訪實地勘查,查閱林改檔案,采取“一對一”上門座談的方式,傾聽當事人心聲,結合調解工作經驗講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捋清了林地的歸屬。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達成一致意見,并用火山石壘起分界線。
調解員傾聽當事人心聲。(主辦方供圖)
正是得益于石山鎮(zhèn)“三隊伍+三機制+三文化”鄉(xiāng)鎮(zhèn)解紛工作法,這宗陳年鄰里糾紛被成功化解,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p>
“面對復雜矛盾既要講法又要說理,才能解群眾‘心結’”。調解員王建平是一名黨員,更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骨干。村民有了矛盾糾紛,都喜歡去“掛”他的“專家號”?!搬槍ι搅滞恋?、婚姻家庭等農村常見矛盾糾紛類型,鎮(zhèn)里有專門的法治培訓,幫助我們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成為百姓身邊的用法參謀?!蓖踅ㄆ秸f。
石山司法所所長顏毅介紹,目前石山鎮(zhèn)12個村居均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由村兩委干部兼職調解員,同時配有司法所派駐的專職調解員,實現(xiàn)人民調解力量全覆蓋?!澳壳?,石山司法所重點打造的‘四所一庭’,由石山派出所、美安派出所、永興法庭、律師事務所組成,通過每月定期召開會議,調配統(tǒng)籌各方力量,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實現(xiàn)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span>
王建平幫助居民處理矛盾糾紛。(左一為王建平 秀英區(qū)供圖)
據(jù)統(tǒng)計,近三年來,石山鎮(zhèn)共調處矛盾糾紛390宗,成功調處380宗,調處成功率97%。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鎮(zhèn)”“海南省信訪工作示范鄉(xiāng)鎮(zhèn)”“海南省平安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巧用“良方” 化解糾紛促進和諧
“社會家庭要和諧,民間糾紛找人來按情按理矛盾排,有法有理促和諧……”在石山鎮(zhèn)昌道村文化廣場的大榕樹底下,韻味悠長的民謠傳來,提起這首《民間糾紛調解民謠》,家喻戶曉。
在多方鼓勵下,以施茶村為主的村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歌曲創(chuàng)作民謠,創(chuàng)作出許多法治類民謠,從此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普法民謠便在石山鎮(zhèn)傳開。人民調解員以柴米油鹽的居家小事為切入口,與當事人邊聊天、邊說事,捋清化解一件件鄰里鬧心事。
“瑣事不出門、小事不出組、煩事不出村”是施茶村的真實寫照,也是石山鎮(zhèn)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縮影。
村民在唱民謠。(秀英區(qū)供圖)
“化解矛盾糾紛,石山鎮(zhèn)有‘三劑良方’”據(jù)石山鎮(zhèn)委副書記符煌斌介紹,該鎮(zhèn)聚焦控源頭、凝合力、解民憂,建強黨員先鋒隊、法律明白人、兼職智囊團三支隊伍,同時堅持“預防為主、調防結合”的工作思路,持續(xù)探索化解矛盾糾紛新模式,健全三項機制,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有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石山鎮(zhèn)注重用好具有當?shù)靥厣募绎L文化、鄉(xiāng)賢文化、民謠文化,將道德風尚和法治意識融入群眾生活,注入群眾內心,增強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有效性,確保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有力量、有方法、有保障。
符煌斌表示,接下來,石山鎮(zhèn)將持續(xù)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fā)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不斷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讓社會治理成效更加顯著,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