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利工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墒钦f到伴隨水利工程而生的魚道,可能不少人會忍不住問,魚道是什么?魚道就是供魚類洄游的通道。日前,媒體報道,??谑心隙山こ號|山閘壩處就有一條長約63米的生態(tài)魚道,雖未完工,但是能夠從現場圖片看到其雛形,兩個小型閘門就像魚兒的“龍門”,讓人眼前一亮。(7月25日《海南日報》)
對于洄游魚類來說,只有處于特定環(huán)境才能繁衍生息,將物種延續(xù)下去。如果截斷它們的去路,會對它們的交配產卵等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其數量驟減乃至滅絕。而這又很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打破生態(tài)平衡,帶來不可估量的生態(tài)損失。南渡江引水工程建設單位在東山閘壩處開辟魚道,正是為了方便魚類繞過壩體回到熟悉的水體。
大自然經不起一個個物種滅絕之殤,保護物種多樣性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題中之義。修建魚道體現了對自然物種的深情呵護,對環(huán)保理念的有力踐行。
環(huán)保理念知易行難,付出實際行動才是對理念的捍衛(wèi)。當眼前利益與環(huán)境保護發(fā)生沖突,選擇眼前利益或許可以省時省力省成本,但是對環(huán)境的破壞將是永久的,不可逆轉的,最終會損害人類自身。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近年來,我省在工程建設中為保護生態(tài)而讓道的例子不少。比如,為了避免高桿路燈燈光太強干擾周邊鳥類作息,海文大橋舍棄亮化景觀,只在護欄低矮處安裝照明設施;為了保護300多棵大樹古樹,吊羅山旅游公路多次改道;為了給白鷺營造一個良好的棲息地,??谑卸啻涡薷拿郎岷峪P翔濕地公園設計方案。瓊樂高速的建設更是一首唱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合奏曲,毛陽特大橋、毛陸2號特大橋雙雙繞道拐彎,對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敬而遠之”……
寧愿多付出人力物力財力,也要盡力將工程建設對環(huán)境的破壞降至最低;寧可一時一地不便,也要維護動植物的原生環(huán)境。此次修建魚道亦是如此。為魚兒“開道”,開的不僅是生命之道,物種之道,更是自然和諧之道。
當然,此番為魚類“開道”,效果如何還需進一步審視和檢驗。魚道建設并非易事,對水流速度有著嚴格要求,需要經過科學論證,契合洄游魚類的生存習性,才能將它們吸引到魚道中來。另外,魚道工程的后期維護方案也要明確,資金來源、制度保障都要有合理預案,才能實現魚道的有效運行,讓其真正發(fā)揮作用。
潺潺流水,述說著幾許真情幾許祝愿。我們期盼更多這樣的環(huán)保舉措,奏出更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文明之歌。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