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雪域高原,群山捧綠疊翠,沿著崎嶇的盤山小道,記者來到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葉枝鎮(zhèn)同樂村。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邊疆黨旗 紅古老傈僳族村寨的脫貧致富路

??诰W http://m.6chong.cn 時間:2019-06-06 13:43

  同樂傈僳族村寨,依山而建,木愣房相互交錯結合,錯落有致的嵌在山坡上。人民網 宋晨攝

  五月的雪域高原,群山捧綠疊翠,沿著崎嶇的盤山小道,記者來到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葉枝鎮(zhèn)同樂村。

  依山而建的木楞房錯落有致地密布在半山腰上,村口整齊停放著一輛輛貨車、小汽車和摩托車,通往各家的小路干凈整潔。

  作為云南省乃至中國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之一,現在的同樂村不但依然保留著那份與世隔絕的傳統(tǒng)文化之美,更不斷嘗試著與現代文明深度結合,摸索出了一條產業(yè)相容、文化互融的脫貧致富路。

  “敲門書記”帶頭做產業(yè)

  村民在交談,村內道路干凈整潔。人民網 宋晨攝

  2014年和政國到同樂村任黨總支書記時,這里還是個與貧困為伴的傈僳族村寨。

  地處云南省西北部的維西縣,是曾經古代滇西北“茶馬互市”的匯集點,也是我國“三區(qū)三州”深度貧困縣。同樂村因為地處偏遠,基礎設施相對較弱,交通不便,出行困難,屬于貧困程度較深地區(qū)。

  長期以來,同樂村村民在高寒山區(qū)上僅靠種植玉米、小麥、蕎麥維持生活,和政國認為只有發(fā)展產業(yè)才能帶領全村村民共同脫貧。

  在請專家來同樂村實地考察后,和政國決定在村里大力發(fā)展中藥材種植。

  萬事開頭難,這個推廣中藥材種植的決定并不順利,很多村民起初連買種子的錢都沒有。見此情況,和政國就自掏腰包購買了藥材種子發(fā)給困難群眾種植。他那輛皮卡車也成了村里拉藥苗、藥材的“公車”。

  村民勞作不積極,每天一大早,和政國會拿著一根木桿挨家挨戶的敲門,喊著“起床了!起床了!上藥材地干活去了?!?/p>

  “早上睡得正香,就被書記敲醒,當時我也很討厭他,有的村民還用傈僳語罵他?!币晃淮迕窕叵肫甬敃r自己的做法還有些內疚?!耙磺镁褪呛脦讉€月,不起床的就一直敲。后來大家漸漸就都養(yǎng)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

  然而記者并未看見村民們口中的和政國。“和書記在工作崗位上病倒了,還在住院?!庇浾邚拇迕窨谥辛私獾健?/p>

  如今,同樂村現在育有重樓100畝,木香70畝,桔梗70畝。同樂村中藥材已累計銷售額達130萬元,合作社的固定資產已達20萬元,人均收入實現倍增。

  感恩連助力精準扶貧

  “我可以為低年級的小朋友輔導作業(yè)。我也要加入感恩連!”

  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同樂村大學生村官何冬梅低頭一看,是一位十幾歲的孩子。何冬梅還是同樂村感恩連基礎教育排的排長,她告訴記者,這是同樂村感恩連在開展基礎教育的活動時的一個感人的小插曲。

  據了解,2013年,該村沒有一個大學生,高中(中專)生也僅有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85%,輟學學生20多人。

  為了解決當地孩子功課輔導求路無門的現狀。同樂村感恩連教育服務排利用村中為數不多的優(yōu)秀高中生和大學生免費指導孩子完成假期作業(yè),幫他們答疑解惑。

  “現在這個十幾歲的孩子也是我們其中的一員了。”何冬梅說,“希望在今后的一系列的活動開展過程中,影響更多的人來加入我們的隊伍?!?/p>

  同樂村感恩連連長和生向記者介紹感恩連情況。人民網 宋晨攝

  同樂村“感恩連”是一支由群眾自發(fā)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伍。“我們村本來就有志愿服務隊,以前就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他們有的會種藥材,有的會理發(fā),有些成員家庭內務整理得好,我想把他們組織起來,為村里做些事情”。感恩連連長和生介紹著說。

  自成立以來,“感恩連”以春節(jié)、農忙等節(jié)日和季節(jié)為契機,多次到戶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提升指導和產業(yè)發(fā)展技術指導工作,極大程度為同樂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便捷和福利。

  “非遺”發(fā)力帶動增收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蹈”,這是傈僳族百姓世代生活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

  在過去,村寨的百姓但凡有婚喪嫁娶、節(jié)日喜慶、歡慶豐收、喜迎賓客等重要節(jié)日,都會以此慶祝。

  如今,古老傳統(tǒng)的“阿尺木刮”舞因形式熱烈奔放、風格獨特,且保留著民間真實性、自然性、生活性和觀賞性,2006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時至今日,同樂村300余戶人家,基本老老小小都會跳“阿尺木刮”。這一古老的舞蹈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村里成立了“阿尺木刮”專業(yè)舞蹈隊,開發(fā)以傈僳族服飾、草編、弩弓、木碗、竹編為主的傈僳族手工藝品。目前,“阿尺木刮”歌舞展演隊有專業(yè)表演隊員40人、業(yè)余隊員40人。成立僅一年多,展演隊就接待國內外游客3萬多人次,經濟收益達40萬元,2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中受益。

  如今的同樂村,村容村貌變了樣,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人民網 宋晨 實習生 尚珂)

?

?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者:] [編輯: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6c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