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只白鵜鶘現(xiàn)身瓊北,是“借道過客”還是“定居安家”?
神秘嘉賓“大嘴鳥”
一只在空中振翼飛翔的白鵜鶘。
在高壓電線塔上休息的白鵜鶘。
文記者 周曉夢 蘇曉杰 圖記者 蘇曉杰
近日,白鵜鶘在海南出現(xiàn)的消息“刷屏”朋友圈,受到廣泛關注。
這群白鵜鶘來自哪?是路過海南歇腳越冬還是“長期定居”?在瓊的“停留生活”過得怎么樣?上周,海南日報記者帶著這一系列問題,去尋找這群大鳥的軌跡和故事。
村里來了“神秘嘉賓”
“在我們村停留的白鵜鶘一共有7只,村民說,這是‘七仙女下凡’?!?/p>
1月16日下午,在??谑旋埲A區(qū)龍泉鎮(zhèn)美仁坡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岳軍一邊巡看鵜鶘覓食的水塘一邊說道。
這“七仙女”,是半個月前出現(xiàn)的。
“1月7日,我們有村民在美仁坡村遙逍村民小組看見幾只大鳥,看著像鵝,有一個大嘴巴,長得很特別。當時我們拍了照片和視頻,上報請專家鑒定?!眳窃儡娀貞?。
而隔天后的1月8日,致力于海南動物保護工作多年的李波在微信朋友圈發(fā)了一段視頻,并附上文字稱:“鵜鶘來海南島上停留捕食,本周已有兩個地方發(fā)現(xiàn)啦?!?/p>
視頻中,有7只大鳥正在空中盤旋飛翔,不斷扇動翅膀,變換飛行隊形。經(jīng)多名專家鑒定后,確定視頻中的大鳥是“鵜鶘”。后再通過辨認,停留在美仁坡村的7只鵜鶘種類為“白鵜鶘”。
據(jù)了解,白鵜鶘系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也叫東方白鵜鶘或大白鵜鶘,是一種大型鵜鶘,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種在鳥類中有著“巨人身材”的大鳥,嘴喙下方長著具有標志性的特征——黃色大喉囊,這可是捕食利器。
它們主要棲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澤地帶,常成群生活,善于飛行和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
“大快朵頤”的白鵜鶘。
白鵜鶘在水面上飛行。
“大嘴鳥”的覓食棲息生活
停留的白鵜鶘,在美仁坡村定文村民小組“看中”了一方覓食的水塘。
這方水塘就在村道邊上,由火山巖石壘砌而成,周邊植被以低矮灌木叢為主,水面曲撓,不甚開闊。美仁坡村一帶地處羊山濕地,背靠南渡江,擁有豐沛的水資源和濕地資源?!按笞禅B”白鵜鶘,在這里覓食棲息生活已有一段時間。
“這些大鳥吃魚,和鴨子游在一塊,我們現(xiàn)在在水塘中抓魚,擔心會趕走它們?!彼恋某邪摺⒍ㄎ拇宕迕駞呛S裾f,塘中水深約有一米,承包主要用于養(yǎng)魚、養(yǎng)鴨,開春種植蓮花等。
混跡在鴨子群中的白鵜鶘,根本無法隱藏自己,比鴨子大出幾倍的身形讓它們“鶘立鴨群”,尤為醒目。
白鵜鶘游弋在水塘中覓食時,會充分發(fā)揮自帶捕食利器——大喉囊的作用,微側頭,喉囊探入水中,再緩緩抬起頭,濾水吃魚。它們屬于“盲捕型”選手,撈到多少吃多少,食量不小。
“這七只白鵜鶘看上去并不懼怕人,村民們也十分愛護它們,不會隨意驅趕捕捉?!眳窃儡娬f,白鵜鶘并不怕生,在岸邊站滿人的情況下,也能游到離岸邊兩三米處覓食。
據(jù)了解,白鵜鶘繁殖于非洲、歐亞大陸的中南部、南亞地區(qū),少量個體越冬(也可能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地區(qū)的湖泊、黃河上游及青海湖。
那這些原本在海南屬于罕見的白鵜鶘,在瓊逗留多日,它們是從何而來呢?
“從目前的信息鏈條來看,它們有可能是從廣州‘出逃’,最近一段時間不斷向南擴散,去年12月時曾在湛江出現(xiàn),今年1月5日在萬寧市出現(xiàn),近日在海口市出現(xiàn)?!焙?诋z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說,相關信息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1月17日,一位護鳥隊員在向魚塘投放魚苗喂養(yǎng)白鵜鶘。
“借道過客”還是“定居安家”?
白鵜鶘引來不少圍觀,也牽動了多方的關注。
村里組織了8支農(nóng)民護鳥隊進行巡護,并出資2000多元購買500斤羅非魚苗,投放到定文村濕地魚塘喂養(yǎng)白鵜鶘。各級政府也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白鵜鶘進行保護。
“我們很好奇,在美仁坡村停留的這7只白鵜鶘,是偶然路過,還是來瓊越冬?或者會不會在這長期留居?”負責對白鵜鶘做全天候跟蹤監(jiān)測的??诋z榃濕地研究所項目主任蔡挺,疑惑著這群遠道而來海南的大鳥,是“借道過客”還是“定居安家”。
據(jù)蔡挺介紹,在確認白鵜鶘在美仁坡村的覓食和棲息地點后,他們與海南觀鳥會便在多個平臺呼吁觀鳥愛好者和拍鳥愛好者,到白鵜鶘停留地點觀察拍攝,同時做好鵜鶘保護宣傳工作。
呼吁消息發(fā)布后,每天都有為數(shù)不少的觀鳥愛好者和拍鳥愛好者前往美仁坡觀鳥和拍攝。鳥友們的力量,一方面是為了記錄和提供實時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資料,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與周邊村民共同開展保護工作。
鵜鶘什么時間出現(xiàn)?出現(xiàn)在哪里?數(shù)量多少?有何行為特征?這些都是蔡挺一行人做監(jiān)測關心的問題。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白鵜鶘一般每天早上7點左右,出現(xiàn)在美仁坡村的定文村民小組水塘中覓食,下午兩三點左右飛離,到美仁坡村那抽村民小組的一處高壓電線塔上休息并過夜。”蔡挺說,7只白鵜鶘中,有4只是成鳥,羽毛呈粉白色;3只是亞成鳥,羽毛雜有灰色。
觀察記錄顯示:連日來,停留在美仁坡村的白鵜鶘數(shù)量和行為特征較為穩(wěn)定。蔡挺表示,在監(jiān)測的基礎上,他們與多方將會進一步考慮如何營造適合白鵜鶘棲息的生境。
“白鵜鶘們來了,說明喜歡我們這個地方,我們當然歡迎,更希望這‘七仙女’能留在這里?!眳窃儡娬f。
鵜鶘科檔案
鵜鶘科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鵜形目中的一個科,包含1個屬、8個種、5個亞種。鵜鶘科鵜鶘是最大型的游禽之一,最顯著的特征是長長的喙和極度發(fā)達的喉囊。鵜鶘是捕魚的高手,食量也非常大,一天可以吃一千克以上的魚。鵜鶘在各大陸溫暖水域都有分布,有1屬6種,如算上卷羽鵜鶘和秘魯鵜鶘則為8種,中國有白鵜鶘、斑嘴鵜鶘和斑嘴鵜鶘曾經(jīng)的亞種卷羽鵜鶘。世界上還有非洲的粉紅背鵜鶘,澳大利亞的澳洲鵜鶘,美洲的美洲鵜鶘和褐鵜鶘。 (周曉夢 輯)
白鵜鶘檔案
白鵜鶘產(chǎn)于歐洲到亞洲以及非洲的沼澤地和淺湖區(qū),在中國見于新疆的天山西部、準噶爾盆地西部和南部水域、塔里木河流域,青海湖。白鵜鶘在歐洲東南地區(qū)繁殖,越冬在亞洲西南部以至非洲。外形描述體型甚大(160厘米)的白色鵜鶘。其虹膜為紅色,嘴為鉛藍色,裸露喉囊為黃色,臉上裸露皮膚粉紅,腳為粉紅色。
白鵜鶘繁殖期為4-6月,結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島、湖邊蘆葦淺灘,以及河流岸邊和沼澤地等處營巢。通常將巢筑于蘆葦叢中的淺水處或者湖邊的泥地上,也有的筑于樹上。巢的結構較為龐大,主要由樹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構成。
白鵜鶘春季于3-4月,秋季于9-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遷徙,其種群數(shù)量較為稀少,在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中,我國境內連1只都未記錄到,但1992年在亞洲其他地區(qū)共記錄到5666只。(周曉夢 輯)
?
相關鏈接:
白鵜鶘飛落海口龍泉鎮(zhèn) 村民“寵溺”望大鳥永久留下
??冢好利惏座Y鶘 蹁躚美仁坡
鵜鶘蹁躚現(xiàn)瓊島
驚喜!白鵜鶘飛落??邶埲A區(qū)龍泉鎮(zhèn)美仁坡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