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病”與“藥”的話題不絕于耳。對于癌癥病人而言,活下去不僅需要治療生理病痛的藥物,治療心理病痛的藥物同樣重要。而后一味藥,需要全社會共同給予。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聚焦癌癥病人自殺

??诰W http://m.6chong.cn 時間:2018-08-06 15:16

  癌,對公眾健康的威脅不言而喻,僅是這個字眼,都會讓很多人不寒而栗。最近,關于“病”與“藥”的話題不絕于耳。對于癌癥病人而言,活下去不僅需要治療生理病痛的藥物,治療心理病痛的藥物同樣重要。而后一味藥,需要全社會共同給予。

  今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最新一期全國癌癥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4年(此項統(tǒng)計數(shù)據一般滯后3年)惡性腫瘤發(fā)病例數(shù)為380.4萬,每10萬個男性中就有289個癌癥患者、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癥。癌癥患者是個龐大的群體,并且伴隨著逐年攀升的發(fā)病率不斷擴大。

  生與死、貧與困帶來的問題,總是挑動著社會神經網中最觸目驚心的那根。由于病痛、貧困、歧視等原因,許多癌癥病人的生存現(xiàn)狀十分痛苦,自殺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生老病死,雖說是人生自然現(xiàn)象,但以自殺這種近乎慘烈的方式結束生命,仍然震撼并拷問著人心。幫助癌癥病人提升生存質量,關乎著社會文明的“水位”。

  癌癥患者群體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都極為脆弱

  幾年前,在湘中某縣,一對60多歲的農村夫婦雙雙患上癌癥。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丈夫將妻子殺死,然后跳進門前的水塘里自殺,夫妻倆在同一天告別人世。

  記者從這對農村夫婦的親戚朋友口中得知,這個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兒子常年在外打工,30多歲了還沒成家,老兩口先后被確診患上癌癥,高昂的治療費用對他們來說是個無底洞。

  “令人痛心的癌癥病人自殺案例,就真的活生生發(fā)生在我們身邊?!遍L期從事腫瘤姑息治療與人文關懷研究的湖南省腫瘤醫(yī)院黨委副書記劉曉紅不斷用“痛心”這個詞講述內心的感受。

  對很多患者而言,患癌意味著宣判死緩,抗癌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痛苦。這個龐大的群體,身體和心理狀況都極為脆弱。對疾病、治療、死亡及其后果的恐懼時刻折磨著他們,甚至進而引發(fā)厭世情緒。

  沒有生過重病的人是無法體會“病急亂投醫(yī)”這句話的含義的,大部分患者和親屬面對診斷書,都會陷入恐慌和無助,但是因為缺少指導和幫助,不少人輕信了“祖?zhèn)魉幏健薄鞍┌Y克星”等虛假廣告,花了錢,病沒有好轉。這個時候,癌癥病人往往自責懊悔,自殺的心態(tài)便開始萌芽。

  根據劉曉紅和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教授肖水源等學者的研究,大約有20%~40%的癌癥患者有過自殺意念。盡管癌癥病人實際上的自殺率可能沒有這么高,但由此折射出的癌癥病人的生存狀況,就不能不讓人心生憂思了。


  現(xiàn)實壓力沉重、人文關懷缺失,令癌癥患者不堪重負

  在多年采訪經歷中,記者接觸或耳聞過一些癌癥患者自殺或有自殺傾向的病例。盡管病患本人可能因此求得了“解脫”,但對親屬、家庭造成的傷害卻是長時間難以彌合的。

  誘發(fā)癌癥病人自殺意念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生理上的病痛和抑郁情緒。很多研究者指出,與其他類疼痛不同,癌痛是超出正常人和普通患者理解和想象的一種身體折磨。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我國臨床上對嗎啡類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非常謹慎克制,導致很多癌癥患者的疼痛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除了不堪忍受癌痛折磨外,部分癌癥病人還飽受抑郁情緒或者抑郁癥困擾。很多人在被確診之前,對癌癥并沒有科學清晰的認識。

  面對這種重病,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恐懼害怕。在治療過程中,極易悲觀失望,對活著失去興趣。

  對農村家庭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一旦患上癌癥,巨額的醫(yī)藥費用往往會瞬間打垮一個原本就不“結實”的家庭。癌癥相關話題近期之所以引發(fā)熱議,就在于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癌癥患者及其家庭的遭遇和心聲。部分抗癌藥物價格昂貴,對于長期需要服藥續(xù)命的患者來說,要活下去確實很不容易。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來自抗風險能力較弱家庭的癌癥患者被壓力擊垮,消極地選擇自殺來緩解家庭負擔,令人痛惜。

  另外,社會和文化方面的“軟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對癌癥病人也不算友好。病人長期接受化療或放療,導致容貌走樣、行動不便,久病臥床,失去工作社交能力,也極容易讓家人心生厭煩,或者遭受來自外界的歧視和區(qū)別對待。

  重大疾病面前,誰都不是旁觀者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你能保證一輩子都不生病么?”確實,癌癥已經不再是某個特定人群的專利,任何人都有可能會面對這場災難。對普通人來說,罹患癌癥是人生的不幸。如果在抗癌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支持,以致選擇結束生命,實為不幸中的大不幸。如何攜手抗癌?是時代出給我們的共同考題。

  首先,要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劉曉紅等專家學者認為,對晚期癌癥患者來說,住院治療已經意義不大,也不具備醫(yī)院收治的指征,所以大多數(shù)這類患者是居家治療。但目前醫(yī)保政策并不支持癌癥患者居家治療,尤其無法解決部分極端癌痛患者的緊迫之需,有必要通過政策創(chuàng)新加以解決。

  其次,抗癌藥保供降價刻不容緩。抗癌藥是癌癥患者的“保命藥”,也是提升他們生存質量、避免極端事件發(fā)生的根本保障。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研究解決癌癥等重病患者關于進口“保命藥”買不起、拖不起、買不到等訴求。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抗癌藥降價保供的相關措施,一直在發(fā)力:高價藥納入醫(yī)保、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加快新藥審批、專項招標采購……記者真切期盼政府部門能急群眾之所急,推動相關措施加快落到實處。

  再次,人文關懷和社會支持要跟上。一人患癌,全家受罪。癌癥不僅是威脅公眾生命的“頭號殺手”,更是將很多家庭帶入不幸深淵的罪魁禍首。幫助癌癥患者及其家庭對抗病魔,不僅需要醫(yī)療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心理上的寬慰、生活上的幫扶以及鄰里社區(qū)的守望相助。一些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非醫(yī)療的支持也能顯著降低癌癥病人自殺意念。

  在死亡面前,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但面對重大疾病,誰都不能做旁觀者。直面生活陰霾,樹立堅強信心,不能是一句空話,需要全社會齊心協(xié)力。

?

?

?

相關鏈接:

送給癌癥病人什么水果好?
癌癥病人等藥救命 申通快遞寄中藥4天不見蹤影
47歲癌癥病人被診斷可能活不過半年 創(chuàng)業(yè)14年成功
癌癥病人回家治療活得更久?“居家寧養(yǎng)”值得推廣

?

相關鏈接:
癌癥病人回家治療活得更久 “居家寧養(yǎng)”值得推廣
送給癌癥病人什么水果好?
癌癥病人等藥救命 申通快遞寄中藥4天不見蹤影
47歲癌癥病人被診斷可能活不過半年 創(chuàng)業(yè)14年成功
[來源:半月談網] [作者:劉良恒] [編輯:見習編輯余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xiàn)??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6ch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