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南繁水稻迎來收獲季
5月12日,位于三亞海棠灣的760畝南繁水稻試驗基地進入收獲季。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5月的三亞,稻谷飄香,位于三亞海棠灣的760畝南繁水稻試驗基地進入收獲季。今天(12日)下午,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舉行了一場充滿文化韻味的開鐮儀式,公園內的南繁水稻科普文化長廊正式向市民游客開放。
今天(12日)下午,伴隨著氣勢恢宏的鼓樂聲,按傳統(tǒng)民俗儀軌進行的水稻收割“開鐮祈福儀式”拉開了本次收獲季的序幕。20多名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小朋友在開鐮儀式上唱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詩詞,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感恩自然,珍惜幸福。
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國家南繁(袁隆平)雜交水稻科研基地和三亞南繁水稻試驗基地共計種植約760畝水稻,是南繁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的重要基地。此次成熟收獲的水稻品種有近500種,其中包括畝產千公斤的“超優(yōu)千號”超級水稻等明星品種。
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借南繁水稻收獲季這一契機,舉辦一系列“旅游+”活動,包括觀景、農事體驗、稻草樂園、米文化美食展、稻文化演藝互動等,創(chuàng)新農旅融合,推進“科普+旅游”新模式,挖掘稻作文化。
當天開展的南繁水稻科普文化長廊,由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聯(lián)合主辦,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向市民游客科普“南繁硅谷”。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考察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