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6日舉行9年來首次議會選舉。初步計票結(jié)果顯示,伊朗支持的黎巴嫩什葉派政黨真主黨及其政治盟友拿下超過半數(shù)議席,成為這次選舉的主要贏家。
路透社以競選人和當?shù)孛襟w為消息源報道,真主黨及其盟友贏得128個議席中的至少67席,成為簡單多數(shù)。真主黨的盟友包括國民議會議長納比·貝里領導的什葉派組織“阿邁勒”運動和總統(tǒng)米歇爾·奧恩組建的基督教自由愛國運動。
真主黨支持的遜尼派候選人在總理薩阿德·哈里里的“票倉”首都貝魯特、北部城市的黎波里和南部港口西頓選情看好。親真主黨媒體《消息》周刊評論說,這相當于“打臉”哈里里。
哈里里帶領的遜尼派政黨“未來陣線”盡管失去幾個議席,依然保持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有望再獲組閣資格。
按照黎巴嫩的教派分權(quán)體制,總統(tǒng)、總理、國民議會議長分別由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斯蘭教什葉派人士擔任。
這次選舉的另一大看點是不少老將出馬。敘利亞在黎巴嫩駐軍時期擔任公職的至少6名黎巴嫩前軍政大佬“重出江湖”,包括與敘利亞總統(tǒng)巴沙爾·阿薩德私交甚密的黎巴嫩安全局前局長賈米勒·賽義德。賽義德是1990年至2005年間黎巴嫩最有權(quán)勢的人物之一,曾因牽涉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案成為被告。
親敘利亞的黎巴嫩前總理奧馬爾·卡拉米之子費薩爾·卡拉米也首次贏得選舉。
路透社報道,黎巴嫩的選情、敘利亞政府軍取得的勝利以及定于本月12日舉行的伊拉克議會選舉是伊朗在中東地區(qū)影響力的體現(xiàn)。西方國家指認伊朗扶植上述國家的什葉派勢力,將其勢力范圍從波斯灣擴張至地中海。
黎巴嫩上一次議會選舉是2009年,哈里里當時在沙特阿拉伯支持下組建反真主黨政治聯(lián)盟,獲得議會多數(shù)席位。隨著這一聯(lián)盟逐漸解體,沙特將地區(qū)重心轉(zhuǎn)向也門等地,黎巴嫩真主黨迅速崛起。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真主黨崛起勢必引起美國警惕。美國將真主黨列為“恐怖組織”,將它視作伊朗在黎巴嫩的代理人。美國武裝和培訓的黎巴嫩軍隊與真主黨存在競爭關系。不過,真主黨及其盟友的實力不足以掌控議會三分之二的議席,短期內(nèi)難以打破黎巴嫩政壇平衡。
此前,由于安全、政治紛爭等因素,黎巴嫩議會自2009年以來多次延長任期,現(xiàn)有任期定于5月20日結(jié)束。(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
?
?
相關鏈接:
【無奮斗不青春】長五總裝團隊:正值芳華肩負新使命 我為祖國鑄利“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quán)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