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邯鄲市邯山區(qū)實驗小學學生點燃蠟燭,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默哀。當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qū)實驗小學開展“燭光點點寄哀思——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默哀,寄托哀思。新華社記者王曉 攝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舉國上下祭奠遇難同胞之際,作為國民一員,你該如何參與國家公祭日呢?
“災難的歷史,理應成為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規(guī)格舉行國家公祭,更需全民一起參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首先,你要了解國家公祭到底為了祭奠誰?
根據(jù)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法案,國家公祭對象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被殺戮的同胞。具體包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化學武器死難者、細菌戰(zhàn)死難者、勞工死難者、慰安婦死難者、三光作戰(zhàn)死難者、無差別轟炸死難者。
12月13日公祭日當天,也需要全體國民的參與。張建軍等專家建議:為遇難同胞送上一篇悼文或幾句祭語,用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與悼念;打開電視、廣播或網絡,隨時注意南京主會場的公祭儀式,在警報聲響起的那一刻,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在警報聲中肅立、默哀;關注公祭儀式的細節(jié)設計,領悟“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要義。此外,當天應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生表示,短暫的公祭儀式很快就會結束,更重要的是要從中收獲銘記歷史的責任、振興國家的擔當。這是舉行國家公祭的要義所在。
張建軍表示,國家公祭儀式結束后,重新布展的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將對公眾開放。希望國人能走進紀念館,重溫那段災難的歷史,從中汲取教訓,獲取奮發(fā)力量。
?
?
相關鏈接:
國家公祭日前夕,市民接力騎行叢葬地寄托哀思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南京:國家公祭日將全城鳴笛向死難者致哀
國家公祭日,化歷史悲情為奮斗動力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