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峒上的“石室仙蹤”四個大字清晰可見。
城南名勝常聚官宦文人
有關仙人峒的傳說和故事,在民間流傳著不少,各種版本也不一。據史料記載,仙人峒一代是明代官宦們的休閑度假的勝地。即便是現(xiàn)在看來,仙人峒獨特的地理位置也確實有著“休閑勝地”的資本。
根據記載,仙人峒前有瀛惠庵、溫泉水井、紫霞洞、小瀑布、會心亭、賞芳亭和100多畝的道博龍湖等景點,是明清時期瓊北名勝,是道臺、鎮(zhèn)臺、縣衙官員春游度假的首選地點。對仙人峒頗有研究的??谑兴畡占瘓F副書記鄧新兵介紹,仙人峒所在的府城是瓊州的首府,從仙人峒出發(fā),走到哪兒都是不遠不近剛剛好的距離,所以那些在州府里辦完了公事的達官顯貴和飲宴郊游的文人墨客常聚于此,仙人峒也因此逐漸成為城南名勝。還有說法提到,在宋朝,道教南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白玉蟾曾經來仙人峒修煉,然后北上仙游,此外,歷史上也曾有不少道士來此修煉。
邁瀛村舊村址位于現(xiàn)今的鳳翔社區(qū)居委會辦公樓附近,距離仙人峒還有一定的距離。1969年,邁瀛村村民李才曾最先從舊村搬出來,在距離仙人峒約25米的地方建起一間瓦房。第二年,李列山的母親薛妚源也隨即搬出來,在距仙人峒約10米的地方建起一間瓦房。這里就成了李列山的家,時至今日,李列山仍然居住距離在仙人峒僅十米遠的民宅中。在李列山的童年記憶里,仙人峒是兒時游玩的一大寶地。
1978年前后,有兩名外地人來仙人峒上面鑿洞,準備打掉仙人峒,開采石頭去賣。居住在距離仙人峒不遠的薛妚源和李才曾因為擔心炮石打壞自家房屋,便上前阻止他們打石毀洞,把他們轟走,仙人峒最終得以保存下來。后來,人們便聽說這兩個原本計劃采石的人不久便被石頭壓死了。
李列山還介紹了發(fā)生在仙人峒的其他故事。新中國成立前幾年,邁瀛村地下黨員李人煊白天藏在仙人峒里,晚上出來開展革命活動,宣傳革命道理,幫助村民學文化。李人煊的妻子被國民黨抓去電麻、拷打,為了保全丈夫的安全,面對嚴刑,她始終守口如瓶,沒有供出丈夫藏身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后,李人煊才從洞里出來,后任??谙鹉z廠廠長等職務。
1960年臺灣當局叫囂要反攻大陸,為預防臺灣飛機來轟炸,村干部派人清理仙人峒,從洞里清理出瓦罐、瓦缸和碗等,還有一塊痕跡古舊的石斧,當時,村民缺乏文物意識,把罐、缸、碗全部打碎,只有一位社員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把石斧撿回家中存放,后來由于搬家,石斧已丟失。
歲月蹉跎,經過了千百年風雨的仙人峒早已不復當年盛況,除了邊上的道博龍湖,其他景點都已自然損毀,或被人為破壞。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