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11月19日電(記者徐海靜)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轉化二氧化碳。不過,一項國際研究顯示,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植物的這種“吸碳”能力受到削弱,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應該考慮到這一因素。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之后,除了將部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化合物并釋放出氧氣,還有一部分二氧化碳會通過植物的“呼吸”再次排出到大氣中。
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和新西蘭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植物釋放出的二氧化碳要比人們預計的多出30%,而且隨著全球變暖,植物的二氧化碳釋放量還會進一步增加。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負責這項研究的數據采集部分,100個采集點廣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從澳大利亞的荒漠到北美、歐洲的落葉林,從北極苔原到南美熱帶雨林,他們共收集了約1000種植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
參與研究的該校生物研究所教授歐文·阿特金說,目前使用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約有25%被植物存儲和轉化,但植物的這一貢獻在未來可能要打折扣,因為氣候變暖使植物本身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所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使用碳循環(huán)模型分析這些數據可以為人們提供新的視角,深入觀察全球植物碳排放以及未來氣候如何影響這一進程。
這項研究的論文發(fā)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
?
?
相關鏈接:
四川北川現(xiàn)格彩臂金龜 專家稱可印證秦嶺一帶氣候變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