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真是無處不在。4月22日,在北京朝陽區(qū)的一個婚禮現(xiàn)場,伴娘居然在脖子上掛支付寶的收錢碼收份子錢。伴娘解釋,用收錢碼是和新人商議過的,并不是為了向賓客要錢,也沒有覺得不妥,反而還挺好玩的。對此,不少年輕網友覺得毫無違和感,但一些長輩不認可這種方式。(京華網4月24日)
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并不總是宏觀敘事,有時從細節(jié)變遷上就可以看出。送禮的變遷就是如此,從中能夠看到市場觀念對社會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是通過送禮體現(xiàn)出來的?!扒Ю锼往Z毛,禮輕情意重”。一開始的送禮,主要指向的是送禮品,禮品本身的價格并不重要。上世紀80年代,在我成長的鄉(xiāng)下老家,還是流行送禮品。那時人家辦大事,送一塊布料或其他物品,就算是一個很不錯的表示了。
隨著社會的整體富裕,送禮也變得貨幣化,禮金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取代了禮品。在許多人看來,禮金代替禮品是一個巨大進步,對于送禮的人來說,不要為買什么禮而勞心了,對于收禮的人來說,也可以用禮金直接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
有人看到了進步,有人看到了危機。在很多倫理學家看來,送出精心挑選的禮品,其實是一種“發(fā)送信號”的模式,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而真接送禮金,則把人們的情意貨幣化,這是市場經濟逐漸走向市場社會的表現(xiàn)。美國經濟學家亞歷克斯·塔巴羅克就表示:“作為經濟學家,我認為最好的禮是現(xiàn)金,但是不作為經濟學家的我則反對這種觀點?!?/p>
而現(xiàn)在,禮金從現(xiàn)金紅包變成了二維碼轉賬。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這可能又是一種理性選擇。可是從倫理角度上講,這何嘗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功利化的表現(xiàn)?有人可能會說,直接收禮金何嘗不是一種功利關系?可禮金外面畢竟還有一層紙,還有一層叫包裝的東西。而現(xiàn)在,連包裝都不要了,這種轉變難道不扎眼嗎?
在許多人的心里,希望社會還能保留一絲人情味,還能有一些傳統(tǒng)存在。一些傳統(tǒng)看起來會增加一點麻煩,但這種麻煩是社會溫情的必要成本。在很多時候,人們看不慣“遮羞布”,其實“遮羞布”的存在,證明人們還有一點追求,還有一點顧忌。如果有一天,人們的一切行為都功利化了,連最后的“遮羞布”都不要了,這樣的社會就顯得過于直接了。這種傳統(tǒng)心態(tài),在一些老人身上更加明顯。于是我們看到,面對“二維碼收禮金”,一些長輩不認可,“比來賓更激動的是新娘的婆婆,當眾要求伴娘取下收錢碼”;而不少年輕人覺得好玩。
“二維碼收禮金”存在著嚴重的道德困境。從經濟學上講,或是一種進步,從倫理學上講,卻讓人不舒服。也許有一天,如同當初收禮金取代收禮品一樣,“二維碼”終會大行其道,但是,我還是希望這種轉變不要來得太容易。不管如何,人際關系直接化、粗暴化、功利化,應該不是大多數(shù)人所希望的。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