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回到家鄉(xiāng)時,發(fā)現家鄉(xiāng)變了,變得更加溫暖?!贝髮W生志愿者連超說。他所說的“溫暖”,來源于在??谒l(fā)生的一件件暖人的事情。
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外在美,更在于內在美。當凡人善舉隨處可見,大家真誠地給他人帶來幫助和溫暖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著正能量,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會在這個城市深深扎根。???,正是這樣一座溫暖的城市。
善:凡人善舉溫暖心靈
“要我評價一座城市有沒有溫度,那我覺得在這座城市生活有沒有被溫柔對待,如果有,說明這座城市很溫暖?!眮碜员本┑脑⒁陶f她去年來海口生活后就一直舍不得離開。問起原因,她說,從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中她就覺得??谑且蛔驉鄱鴾嘏⒁蚍瞰I而美麗的城市。剛來??诘脑⒁痰谝淮纬鲩T迷路,所幸遇到一位好心的小伙子把她送回家。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一件件小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傳遞著??谌说膼坌呐c耐心,這些凡人善舉中,不僅僅是幫助迷途老人小孩找到家人,還救助突發(fā)病癥的老人,這些事情惠及方方面面,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救起一個人,溫暖一座城。這樣讓人感動的故事,不勝枚舉。凡人善舉在??趯映霾桓F,全國文明家庭李朵家庭、龍華區(qū)社區(qū)干部盤麗芬入選“中國好人榜”,涌現了優(yōu)秀村干部洪慶芝、全國特級優(yōu)秀人民警察李連觀等一批先進典型。
“36歲高危孕婦,現急需輸血2000毫升,希望義兄們幫幫忙……”4月15日,在老陶義工社微信群里,這條消息剛發(fā)出不到五分鐘,就不斷有義工在群里回復信息,“她是什么血型的”、“算我一個”、“醫(yī)院在哪里”……爭著要無償獻血的信息刷屏微信群。近幾年來,好人與愛心群體不斷在這座城市涌現。愛心幫扶、愛心獻血、公益義工等詞匯,不間斷地出現在各個角落。一些故事雖然小,卻在點滴間鑄就了??诘钠犯??!爱斂吹叫枰獛椭娜诵枰獛椭鷷r,總想著出一份力給予幫助?!笔忻裥は壬f,周圍充滿著愛心氛圍的時候,自己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做一點好事,奉獻愛心。這就是道德力量,溫暖著市民的心靈。
愛:暖流涌動正能量
3月5日,是全國第54個學雷鋒紀念日,對于??诙?,更是一個“志愿服務+”的日子,這一天,是這座城市首個“全民公益日”。在??诮诸^巷尾,時時刻刻能看見志愿者的身影。各公益企業(yè)和志愿服務組織開展義診、義剪、電器維修、心理咨詢、法律咨詢、走訪慰問等便民服務活動。在交通路交口,總會聽到一句“您好,麻煩稍等一下,不要闖紅燈”;在街頭的志愿服務站,會看到居民排著隊給志愿者理發(fā)師免費理發(fā);在敬老院,有一群穿著藍色馬甲的志愿者幫忙清潔衛(wèi)生……
為打造一座暖心、和諧、文明的“志愿之城”,??谥貜闹贫然芾怼⑵放苹芾?、常態(tài)化活動、專業(yè)化發(fā)展推動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公益海口”網絡服務平臺上線,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成立,讓??诠嫒擞辛恕凹摇?。在濱海新村社區(qū)居住的曹阿姨,每天下午就從家里趕著去社區(qū)參加活動,“現在的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多,我們是受益者,每天過得可開心了?!备鱾€社區(qū)里的志愿服務活動多樣化,把便民服務落到實處,居民也實實在在享受到好處。社區(qū)的志愿者王阿姨說:“以前志愿者是一個名頭,現在從事志愿服務的人越來越多?!?/p>
目前,全市實名認證志愿者達25萬人,占建成區(qū)人口比例16.2%,各類注冊志愿者團隊超過3163支,志愿服務總時長超過625萬小時,被《人民日報》點贊為“志愿者之城”。
海口逐步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務制度為志愿者們織起一張保障網,??谑忻裼质斋@了一份誠意十足的紅利:??谑姓“l(fā)了《2017年為民辦實事任務分解表》,確定今年將推進志愿者服務事業(yè)發(fā)展列入民生實事項目。“要推進志愿者服務事業(yè)發(fā)展。運營維護‘七有’標準社區(qū)志愿服務站20個,實施‘社會關愛’系列志愿服務項目?!边@是市政府首次將軟件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在全國也屬“榜眼”。??谑形姓判臐M滿地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執(zhí)政為民勤政為民,要讓志愿服務為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益處。
“生活這幾年,城市面貌變干凈了,市民文明素質也不斷提高。”總之,趙女士覺得,??谝稽c點在改進,變得更為宜居?!叭藗兌荚谟眯袆?,力所能及地將‘志愿’化為習慣。”看著這一變化,“綠豆湯媽媽”李香感慨道?;及┌Y仍堅持做公益的李香覺得一個人的正能量只能溫暖一個角落,而若干人的正能量就像一個小太陽,那么,這座城市也將會更溫暖。
記者陳麗園
(??诰W4月20日訊)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