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1月24日電題:常熟服裝城非法雇傭童工事件調查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劉巍巍
有著“中國服裝之都”之稱的常熟服裝城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服裝專業(yè)流通市場。以其為主導的紡織服裝產業(yè),集聚了上萬家生產企業(yè),36萬就業(yè)人員,年產值和市場交易額雙雙超過1200億元,是當地最重要的產業(yè)。
然而,記者探訪發(fā)現,近年來,一些以紡、織、染、制衣等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在用工成本重壓下鋌而走險,散落在常熟服裝城周邊社區(qū)村落的服裝業(yè)黑作坊一定程度上存在非法雇傭童工現象。
明星產業(yè)鏈掩蓋下的陰影
在常熟服裝城周邊區(qū)域,分布著數百家大大小小無證無照的制衣黑作坊。
記者連日在虞山鎮(zhèn)琴湖管理區(qū)花溪等社區(qū)探訪發(fā)現,這些制衣作坊多則二三十人,少不過三四人,一些村甚至家家辦作坊、戶戶見織機?!澳募覜]有童工?沒有童工老板怎么發(fā)財。”周邊居民告訴記者,因為工資低于常人,遠近的服裝作坊中雇傭童工現象屢見不鮮?!按蟀霐祻S里雇童工,早不是什么秘密?!?/p>
記者走進花溪里94號、95號兩戶民宅看到,藏身其間的服裝作坊集生產、住宿、食堂于一體,條件惡劣、設施簡陋。一樓,堆積如山的布料與燒火土灶近在咫尺,樓上則是五六人一間的上下鋪群居宿舍。
15歲的楊三朋今年從貴州老家出來務工,他告訴記者,每天從早上7點30分工作到晚上11點左右,一個月可以賺到2500元錢。“一星期就能學會上工,每天定量縫1000多條褲子,做不完加班?!?7歲的盧長美在作坊工作了3年半,這位“老工人”說“廠子沒有名字”。一些作坊墻壁上懸掛的小黑板上,寫著“做不完扣工資”“想想工資”等字樣。
常熟市近日對非法雇傭童工現象采取拉網式排查,據工作人員介紹,排查了近1800家小作坊、160多家門店及企業(yè),發(fā)現疑似童工8名。有關部門將發(fā)現的疑似童工暫時安置在一所中專,組織教師為他們授課。待事件處理完畢、薪水被討回后,由當地政府送他們回家鄉(xiāng)。
童工久治不絕揭示多重困境
采訪中,人社、公安、社區(qū)等部門單位普遍反映,長期以來,該市一直對使用童工等違法行為采取嚴厲態(tài)度和措施。非法雇傭童工管而難禁,揭示了多重困境:
一是無證照黑作坊暴露監(jiān)管盲區(qū)。記者采訪發(fā)現,常熟服裝城周邊非法雇傭童工的這些作坊寄生在民宅內的幾十平方米區(qū)域中,不僅生產生活條件惡劣,侵害兒童權益,還存在生產、住人、煮飯“三合一”現象,隱患重重。一位私營業(yè)主告訴記者,“這類作坊自在逍遙,沒有單位管得著它?!庇浾卟殚啺l(fā)現,根據蘇州市政府印發(fā)的《關于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的實施意見》,從事工業(yè)生產加工業(yè)的市場主體不得將城鎮(zhèn)住宅作為住所(經營場所)。
二是小作坊排查難。小作坊設備少、人員少,打游擊是其長項。對于此次排查發(fā)現的8名疑似童工,花溪里一位王姓房東告訴記者,家里三層房子,兩層租給了制衣作坊,年租金4.5萬元?!巴みh不止這個數。不少出租房里都有童工?!庇萆芥?zhèn)勞動保障所所長支惠良說,“執(zhí)法人員來了,他們關門大吉;等執(zhí)法人員前腳一走,后腳就開工生產?!?/p>
據執(zhí)法人員介紹,長三角地區(qū)近年查處的童工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來自包括貴州、云南等經濟發(fā)展水平不高的省份,其中很多人家庭經濟情況不甚寬?;蛑粔驕仫?。“讀書不如打工”的觀念在這些地方蔓延,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童工保護應建立完整長效救助機制
專家認為,應落實相關教育政策,從源頭管控童工輸出,建立童工保護完整長效的救助機制。
常熟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坦言,黑作坊渾身是“病”,證照不齊、消防隱患、雇傭童工、產品質量低下……雖然原則上要關停取締,但現實中難以一下操作到位。“不納稅,污染環(huán)境、管理混亂,我們也想關停。若‘一刀切’,會造成大量工人失業(yè)”。
多位基層工作人員認為,簡單的“圍追堵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童工問題,而是要健全完善未完成義務教育童工重返校園計劃、復學童工助學幫助規(guī)定等,落實教育政策,從源頭管控童工輸出。
業(yè)內人士認為,應建立童工保護完整長效的救助機制,如有效安置被解救童工機構、童工監(jiān)護人法制教育制度等。此外,還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多部門、多維度、全天候的童工保護信息共享平臺。勞動保障部門將轄區(qū)內發(fā)現的童工信息反饋到該平臺,當童工被送回原籍后,當地的教育部門落實童工重返校園工作,婦聯、共青團、勞動保障部門要做通童工監(jiān)護人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童工被解救后得到妥善安置,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