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韋瑋 特約記者吳彭保 通訊員陳創(chuàng)淼
10月18日,“莎莉嘉”以強臺風的姿態(tài)怒號而來,裹挾著暴雨席卷海口。在暴風雨面前,秀英區(qū)各級黨組織充分發(fā)揮“四種精神”,臨危不懼,嚴陣以待,以切實保障好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踐行“兩學一做”的重要體現,始終沖在抗風救災第一線,發(fā)揮了基層黨組織在防風抗風工作中的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受災群眾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堤壩”。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堡壘
此次抗風過程中,海秀鎮(zhèn)永莊村黨支部危難時刻敢于擔當,迅速成立了由村支書擔任組長的抗風救災領導小組,村“兩委”干部日夜奮戰(zhàn)在抗風最前沿。由于永莊村地勢中間高、兩邊低,連續(xù)的暴雨使得低洼處積水較深,給在此種菜的外來務工人員和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威脅,危急關頭,永莊村黨支部第一時間建立黨員先鋒隊,及時對低洼地的農戶及危房中的村民共652人進行轉移,確保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河水暴漲、樹木倒塌、電力中斷……作為緊鄰南渡江的村莊,馬坡村基層黨組織在危難面前團結一致,分成3個小組迅速轉移群眾52人。為及時掌握南渡江水流動態(tài),村兩委干部還冒著狂風暴雨24個小時巡防在堤岸上,時刻把群眾的安危放在心頭,在這場抗擊臺風中經受住了風雨的考驗。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哪里有群眾需要,哪里就有鮮艷的黨旗飄揚。自然災害面前,群眾的安危始終緊繃著秀英全區(qū)各級黨組織的心弦,始終牽扯著全區(qū)所有黨員的心。
長流鎮(zhèn)長東村地處低洼,每逢大雨,便是一片汪洋。面對這場強臺風,駐村“第一書記”杜宏保心系群眾安危,干在前、沖在前,帶領村應急小組深入村中排查人員是否已轉移。期間,發(fā)現村中南片區(qū)仍有5戶外地籍居民住在危房中不愿撤離后,杜宏保耐心地做這些群眾的思想工作,并在隨后撤離現場時冒著大風雨背起受困的小孩進行轉移。在他的帶領下,應急小組的其他成員在短短的半個小時內,成功將這五戶受困家庭的12名成員成功轉移,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在永興鎮(zhèn)永德村,一家養(yǎng)豬場面臨被水淹的危險,危機之下,該村包點領導、工作組干部和村委會干部迅速行動,成功將轄區(qū)內養(yǎng)豬場臨時鐵棚中的200多名受災群眾安全轉移至林青小學,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
一名干部就是一個榜樣的標桿
為確保一方平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市、區(qū)領導率先垂范,冒著狂風暴雨趕赴一線檢查指導抗風救災工作,在廣大黨員干部中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在得知南海明珠附近海域避風的19艘船急需救助時,秀英區(qū)委書記張霽等區(qū)領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部署救助工作,看望慰問救助人員。
據了解,在臺風期間,秀英區(qū)委書記張霽、區(qū)人大主任劉小琴、區(qū)長王業(yè)天等三套班子領導率領由區(qū)各職能部門黨員領導干部組成的8個抗風督查組,頂風冒雨深入全區(qū)6鎮(zhèn)2街,對抗風防汛工作進行全面督導,“篩網式”排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對低洼地和危房中的群眾及時轉移,落實水庫、建筑工地、漁船回港等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并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
在狂風中,城管隊員忙碌的身影;在暴雨里,園林工人清理著倒下的樹木;在街上,黨員志愿者協(xié)助交警疏導交通;在小巷間,網格員奔走在千家萬戶……
風雨無情人有情。正是憑著著這種大無私的精神、大無畏的信念,秀英區(qū)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關鍵時刻挺直了“脊梁”,經住了危難的考驗,在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向全區(qū)30多萬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ê?诰W10月19日訊)
?
相關鏈接:
??谛阌^(qū)連夜行動清理路障 迅速恢復生產生活
??谛阌^(qū)干群堅守防風一線 保障群眾生命安全(組圖)
??谛阌^(qū)轉移撤離主城區(qū)老舊危房居民1627人
??谛阌^(qū)成立應急隊伍 確保市容功能總體安全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