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綜述:中國在實現(xiàn)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外媒熱議天宮二號發(fā)射
新華社記者
?。保等胀?,中秋之夜,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成功發(fā)射升空。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巴西等多國媒體對此進行了全面報道和熱烈討論。外媒普遍認為,天空二號的成功發(fā)射是中國在實現(xiàn)空間站夢想上邁出的重要一步,而中國與其他國家加強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合作將成為大勢所趨。
德新社就天宮二號的成功發(fā)射予以詳細報道,稱中國成功將其送入太空是在建設自己空間站這條“雄心勃勃”的道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巴西最大報紙《圣保羅報》官網(wǎng)15日刊發(fā)題為《中國發(fā)射載人空間實驗室》的文章說,中國此前發(fā)射的天宮一號主要任務是試驗與飛船對接和進行軌道調試,而天宮二號將用于試驗宇航員在太空的長時間駐留。因此,中國在實現(xiàn)擁有自己空間站夢想過程中,天宮二號是一個關鍵性環(huán)節(jié)。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說,天宮二號的發(fā)射顯示了中國加快太空研究開發(fā)的姿態(tài),也是中國追趕先進、實現(xiàn)“航天強國”目標的重要一步。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也認為,天宮二號的發(fā)射是中國成為現(xiàn)代太空競賽一個主要選手的關鍵一步。
多家國外媒體在報道中提到,中國將在2020年前后建成并運轉自己的空間站,并在2024年左右國際空間站退役后成為唯一擁有在軌空間站的國家,這將大大推動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合作。
英國知名學術雜志《自然》在題為《中國發(fā)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的文章中指出,天宮二號上的“天極”伽瑪暴偏振探測儀實驗項目有中國、瑞士以及波蘭科學家參與,并獲得歐洲航天局的支持。除了這個項目,中國科學院正與歐洲航天局探討開展其他空間科學合作項目。
文章認為,中國在空間科學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具有較大優(yōu)勢。目前,中國正積極加強在空間科學方面的投入,去年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wèi)星“悟空”發(fā)射入軌,近期則發(fā)射了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這些項目讓中國變成全球科研人員測試空間科學理論的“激動人心之地”。報道援引參與“天極”項目的瑞士日內瓦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尼古拉斯·普羅德維的話說:“在中國,事情開展的非??欤麄冇匈Y金,也有意愿?!?/p>
法國華文報紙《歐洲時報》16日發(fā)表題為《天宮二號搭載中國文化和合理念》的評論說,歐洲航天大國面臨的預算壓力上升,促使歐洲航天局考慮與中國共同分擔航天項目的可能。據(jù)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分別與俄羅斯聯(lián)邦航天署和歐洲航天局就科學家進入中國空間站達成協(xié)議,空間站設計為大型艙段對接預留接口。人們有理由期待這樣的合作更廣泛、更深入,讓“天宮”“神舟”所寓寄的向往、和合之美,與創(chuàng)新、協(xié)作的時代精神成功“交會對接”。正如歐洲航天局局長韋爾納所言,把中國等非傳統(tǒng)伙伴納入更大的人類探索平臺舉措是務實的,只有讓中國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宇宙飛船才能在太空連接在一起。
美國國會自2011年以來禁止美國航天局與中國接觸。針對這一情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等媒體在報道中都援引了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瓊·約翰遜-弗雷澤的觀點。她認為,2022年中國空間站將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性空間站,世界其他國家都準備跟中國合作建設空間站,歐洲人為此已開始學中文。如果美國不馬上改變政策、與中國在太空開展合作,那么就會失去對中國未來航天計劃的影響力。(執(zhí)筆記者張瑩,綜合駐外記者林小春、張家偉、錢錚、郭洋、劉彤、楊江玲報道)
?
相關鏈接:
從“兩彈一星”到“天宮二號” 習近平領航九天攬月新征途
天宮二號開啟中國空間站時代 國際社會期盼與中國合作
叩開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新華社記者對話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
天宮二號是?真正的中秋大禮
天宮二號,中國航天夢再出發(fā)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