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垂直總裝測試廠房中的活動發(fā)射平臺。位于海南省東北部的文昌市有許多響亮的名片:椰子之鄉(xiāng)、華僑之鄉(xiāng)、排球之鄉(xiāng)……如今,更多的人知道文昌,是因為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建在這里的龍樓鎮(zhèn)上。隨著發(fā)射場首次發(fā)射任務進入倒計時,常住人口只有2.5萬人的龍樓變得熱鬧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不斷聚集,只為見證那歷史性的時刻。對于這座我國最年輕的航天發(fā)射場,大家心中有太多的好奇等待解答。6月23日,新華社記者走進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零距離觸碰中國航天又一個夢想騰飛的地方。新華社記者陳曦 攝
新華社海南文昌6月24日電題:長征七號火箭首飛那些要知道的事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陳曦、曾濤、王婷
全新外觀,全新設計,全新燃料,全新理念……靜靜矗立在大海之濱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即將迎來首次太空遨游之旅。
作為我國最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從運輸方式到總體裝配、從加注停放到點火啟動、從燃料類型到環(huán)境適應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新華社記者24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采訪了火箭各系統(tǒng)的相關專家,探尋長征七號首飛那些要知道的事。
7.4秒的點火“沉寂期”
【事實】和以往長征系列火箭發(fā)射相比,長征七號在接到零號指揮員下達的“點火”指令后,將進入短暫的“沉寂期”。約7.4秒后,長征七號才會噴射出白色火焰。
【專家說】長征七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助理胡曉軍:以往發(fā)射的火箭依靠火工品點火,通過火藥啟動劑點燃火箭,為一次性使用,存在無法點燃的風險。長征七號火箭使用的是我國第一臺閉式發(fā)動機,具備多次啟動能力,其點火原理是通過高壓煤油本身沖破點火器,推到預燃室,再進入發(fā)動機。由于高壓補燃會多出5秒的泄壓時間,所以導致噴火時間延后,7.4秒后才能看到火焰。
【解析】這種點火方式不再需要火藥起動劑,可靠性更高,操作更加簡單,啟動更加平穩(wěn)。此外,常規(guī)推進劑在點火過程中會排放出一部分燃料,燃燒后直接排除不再產生推力。采用高壓補燃的方式則不會有推進劑泄出,燃燒效率更高。
?。玻葱r的停放時間“創(chuàng)紀錄”
【事實】目前除長征七號火箭之外的現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燃料加注后的停放時間一般為一周左右,但長征七號燃料加注后的停放時間為24小時。
【專家說】長征七號火箭動力系統(tǒng)總指揮鄧新宇:長征七號加注的是低溫燃料,這種燃料不僅溫度極低,且易燃易爆易蒸發(fā)。燃料加注后停放24小時,已經創(chuàng)造了低溫燃料停放時間最長紀錄。為保證火箭加注后狀態(tài)正常,試驗隊員不但要實時監(jiān)控檢測數據,還要每隔一個小時到現場檢查火箭狀態(tài)。加注了低溫燃料后的發(fā)射塔,猶如一個大冷庫,貯箱板外結滿了厚厚的霜,每次檢查,試驗隊員都會被凍得瑟瑟發(fā)抖。
【解析】由液氧和煤油組成的低溫燃料,燃燒后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無毒無污染,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任何破壞。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征七號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火箭。
?。担埃坝鄧嵉摹按髠€子” 超九成是燃料
【事實】50余米高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體重達到了500余噸,但其中箭體外殼、電纜、儀器等“干貨”的總質量只有50余噸,其余均為液氧煤油推進劑。
【專家說】長征七號火箭設計人員徐利杰:燃料在火箭中的比重越大,說明火箭的設計越合理,結構效率越高。火箭的外殼、電纜、儀器等部件的質量稱為“死重”,在保證功能強大的同時要盡可能簡潔、以減輕重量。
【解析】火箭是衛(wèi)星等載荷通往太空的運輸工具,火箭的自重越小、提供的燃料越多,就可以把盡可能多的“運量”留給衛(wèi)星等載荷,使載荷增加更多功能件、攜帶更多試驗產品及燃料等,在太空發(fā)揮更大作用。
?。矗埃皣嵥猓常埃埃皵z氏度熱浪
【事實】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點火起飛時,箭體尾部噴出的火焰將直沖發(fā)射平臺,3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足以熔化絕大多數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即使特殊材料制成的發(fā)射平臺表面有防熱涂層,也很難承受如此高溫。
【專家說】“大流量噴水降溫降噪系統(tǒng)”技術負責人陳勁松: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fā)動機點火前,位于發(fā)射平臺上的一級噴水系統(tǒng)會向發(fā)射平臺噴射一層厚度為5厘米的水膜,當長征七號飛達5米高以后,位于發(fā)射平臺兩旁的二級噴水系統(tǒng)會繼續(xù)向箭體尾部火焰中心噴水,兩級噴水設施各噴20余秒,總噴水量達400噸。
【解析】400噸水中,30%會瞬間汽化到大氣中,60%則通過導流槽流走。大量的水分蒸發(fā)將使發(fā)射平臺核心區(qū)降溫1000攝氏度左右。此外,這個系統(tǒng)還具有良好的降低噪音效果。
三維技術打造第一枚“全數字”火箭
【事實】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二級箭體增壓導管安裝現場,沿襲幾十年的設計安裝圖紙已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電腦顯示屏中的三維圓柱體。
【專家說】型號調度尚曉菁:原來用二維平面設計圖紙,很多情況下并不能看到導管的準確形狀,準確安裝位置也需要圖紙的參數再進行計算?,F在通過三維模型,安裝工程師可以形象、直觀地掌握管線的準確位置和走向。
【解析】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采用了三維技術,從設計到生產,均采用全三維數字平臺,是我國首枚“全數字”火箭,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開始邁入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的大門。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