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某小學40多位家長聯(lián)名勸退一頑皮學生,并且打出標語,要求給自己的孩子調整班級,這一舉動遭到校方拒絕。校方表示:“每一個孩子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學校無權勸退;校方已經(jīng)請男孩的家長到學校來陪讀,也將安排相關人員對孩子進行一對一的陪讀?!痹撌录l(fā)數(shù)萬網(wǎng)友熱議。(6月14日《江南時報》)
讓我們欣慰的是,對于40多名學生家長的“集體維權”,要求“要么勸退熊孩子”,“要么必須給自家孩子調整班級”的要求,60%以上的網(wǎng)友是反對的,他們認為熊孩子雖然不受人喜歡,卻不能侵犯其受教育的權利。這樣的認知是理性的。不過,維護熊孩子的利益,也不應該只是法治之下的“硬碰硬”,而是應該正面回應,紓解家長的擔心和愁緒。
我們首先來看看這40多名家長為何要“集體維權”?在南京這家小學的一個班級,有一名熊孩子非常頑皮,經(jīng)常搞惡作劇,也因此讓不少孩子都受傷了。有的孩子被他打過很多次,有的孩子被他咬傷。而這名男孩除了搞惡作劇,上課時也經(jīng)常到處亂跑,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這些“集體維權”的家長認為,孩子無端被傷害,還影響了學習,侵犯了孩子的權益。
家長的這種看法,并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他們的孩子確實被熊孩子傷害了,他們的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確實被驚擾了。他們不想讓好孩子與熊孩子為伍的訴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將人心比自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有這樣一位同學,又會如何呢?
在以往的時候,處理這樣的問題,學校的做法很簡單,他們會把熊孩子集中到同一個班里去,會把好孩子集中到同一個班。也就是我們所反對的“差生班”和“尖子班”。這種粗暴的做法當然是與教育初心背道而馳的,是不能被接受的??墒?,這也讓學校很是為難,一方面任何孩子都有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勸退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另一方面,學生家長的訴求也有一定合理成分。這就需要學校積極回應這種訴求。
筆者以為,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其一,必須加強這位熊孩子的管理,最起碼不能讓他成為班里的“小霸王”,不能欺凌弱者,不能傷害同學。老師有監(jiān)管的義務;其二,家長必須配合學校管理熊孩子。目前,學校已經(jīng)和熊孩子的家長進行了溝通,希望家長能陪讀一段時間,負責管理自己的孩子,這也是個辦法,應該堅持一段時間;其三,必要的時候應該啟動心理干預。熊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這個時候應該尊重科學,聘請心理醫(yī)生進行健康心理構成的培育。
“聯(lián)名勸退熊孩子”終究不是個辦法,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法律支撐。即使學校迫于壓力做出讓步,給其他學生調整班級,也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在教育資源原本就緊張的情況下,還會有其他班級的學生被調整過來,這對于其他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的。熊孩子沒有天生的,回避他,歧視他,都不是最好的辦法,通過教育、引導、治療,讓熊孩子變成好孩子才是正途。
“聯(lián)名勸退熊孩子”,失去了理智,但是訴求也需要教育部門理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