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冒充律師身份騙取他人信任,并虛構“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救助基金會北侖分會”機構,謊稱可以辦理傷殘等級評定、處理工傷事宜、勞務糾紛等,騙取10名外來務工人員近27萬元,可笑的是,該男子行騙來的20多萬元卻被生意合伙人騙走了。通訊員趙璐 北瓔 記者 葉萌茗
借工傷官司,詐騙務工人員十萬余元
2014年5月初,王某的表弟李某因為工傷事故與老板打官司,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律師”劉某。劉某自稱從事法律工作,有辦法找老板賠償醫(yī)藥費。
5月13日,劉某問王某要了1000元去派出所托關系,稱法庭出庭時方便叫民警出庭作證,5月25日又要了6000元,用于申請老板在安徽老家財產保全的押金,結案后會一并退還,6月12日要了15000元用于申請老板在寧波的財產保全的押金,之后一直謊稱在幫忙托關系找人辦事。
幾天后,劉某手里沒錢了,又想到了王某,于是他在路邊墻上找到一個做假證的廣告,弄了一個假章,偽造了“寧波市外來務工人員救助基金會北侖分會”的機構。
到了6月19日,劉某提出王某的表弟李某屬于家庭貧困戶,可以另外接受寧波外來務工救助基金會的幫助,但是要提前繳納30000元的保證金,并拿出蓋了假章的外來務工人員救助基金會北侖分會的繳款通知書。之后一個月內,劉某又以訴訟費、變更代理人押金、請客費等名義,共計索要十余萬元,并謊稱這些費用由法院內部人員收取。
事后王某越想越不對勁,便到法院詢問,法院告知其,考慮到他弟弟一級傷殘、家庭困難的現(xiàn)狀,一直沒有收取訴訟費,也不曾有過變更代理人押金、外來人員救助金等收費名目。
而后,王某找到劉某理論,稱要報警。迫于壓力,劉某當場退還兩萬元,并答應剩下的錢盡快歸還。但之后,他便以各種理由推脫拒不還錢,最后電話一直關機,人也失蹤。
借傷殘鑒定,謊稱疏通關系詐騙
2015年4月,劉某通過朋友知道了受害人陳某得了職業(yè)病,于是主動找到他,自稱是律師,可以幫忙打維權官司。第二天劉某就帶陳某去了寧波第二醫(yī)院檢查,結果檢查出來沒有任何問題。幾天后,劉某又帶他去了杭州紅十字會醫(yī)院檢查,但是依然夠不上傷殘等級。心有不甘的劉某向陳某索要了57000元,稱去醫(yī)院疏通關系,幫其在醫(yī)院傷殘鑒定上夠上職業(yè)病的傷殘等級。
之后,劉某以同種手段,通過謊稱疏通關系、評定傷殘等級、處理工傷事宜向5人行騙,詐騙金額共計7100元。
借勞務糾紛,謊稱幫忙打官司詐騙
2015年,受害人趙某因老板拖欠工資想找律師幫忙解決,于是通過同事介紹在北侖小港認識了“律師”劉某,聽別人介紹劉某幫外來務工人員打贏過很多官司。7月7日當天,劉某提出打官司要先支付2500元的押金,如果辦不好,會把所有錢都退還。8月5日,劉某又向趙某討要600元的仲裁費押金。一段時間后,趙某向其咨詢官司的進展,但是劉某一直推脫,之后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無獨有偶,劉某以幫外來務工人員與企業(yè)主打官司為由,詐騙了受害人向孟春4000元。
【為何屢屢得手】
受害人稱因為是老鄉(xiāng)
所以沒有絲毫懷疑
目前,該案還沒有當庭宣判,等待下次開庭判決。
被告人劉某今年43歲,是四川人,高中文化,在北侖做生意。以前參加過幾次司法考試,但都沒有通過,一直沒有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資格證,但劉某卻自稱律師,并以此賺取各種費用。
部分受害人接受采訪時稱,劉某一般會主動聯(lián)系他們,只要交一定的費用,就可以取得一大筆救助金,因為是老鄉(xiāng),對方又是律師,所以也就絲毫沒有懷疑,最后,事情沒辦成反倒被坑了一筆。
此外,劉某還以幫助疏通關系,辦理工傷鑒定、代辦社保補繳、申請勞動仲裁等各種理由,騙取多人錢財,價值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甚至劉某還承諾可以辦理取保候審。
其中一名被害人趙某說,去年母親和別人打架進了派出所,他為了辦理取保候審,到處托關系,最后得知自己有個老鄉(xiāng)是四川的,還是個律師。他希望通過疏通關系把母親辦理取保候審,所以找上了劉某,最終,劉某以辦理取保候審的名義,先后騙了他4萬余元,可是,母親還是被逮捕了。
據查,劉某先后以各種名義騙取10人錢財近27萬,2015年10月底,公安機關在舟山將其抓獲。
劉某說,自己和一個關系比較好的朋友合伙開了個公司,沒想到,他被合伙人騙走了20多萬,導致自己沒法把錢還給上訴的被害人。
【檢察官提醒】
請律師打官司
當找有資質的律師事務所
檢察官張蕾介紹說,近年來,外來務工人員的維權意識不斷提升,當遇到勞務糾紛、合同、債券糾紛及工傷賠償等問題時,會考慮到聘請律師,咨詢法律問題,意圖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
然而,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對于找律師打官司經驗不足,這也給假律師行騙提供了機會,假律師往往抓住外來務工人員病急亂投醫(yī)、不懂法律的心理炮制各種騙局。
為此,張蕾再次提醒,請律師打官司,應當到有資質的律師事務所咨詢,不要輕信不明真相的信息。即使通過朋友介紹來的律師,也應查驗其律師證件,以確定律師身份,不要輕信承諾,更不能盲目地將費用轉給對方。
?
?
?
相關鏈接:
女子打車軟件刷單騙1.4萬元優(yōu)惠券 判刑8個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