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貴州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中藥制藥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考試,被專業(yè)課老師通知以喝酒多少來定畢業(yè)成績:喝一杯滿分,喝半杯90分,喝一小口及格,不喝不及格。4月12日,涉事學院工作人員表示,經初步調查,事件系老師酒后失言,目前已被暫時停職,等待校方的最終調查結果。(見澎拜新聞報道)
看到這樣的新聞,有人不禁拍案而起,斥責該老師不僅酒后失德,更是沒有師德。在筆者看來,不能僅批評新聞中的教師沒有師德就簡單了事,更該從深層的角度去反思:學校教育需要不需要考試,需要不需要“特殊”的考試?為什么這場特殊的考試會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反響?
毋庸置疑,學校教育需要考試,通過開展針對性的考試,便于學生自身能夠查找不足,提升理論和業(yè)務實踐水平,也利于教師去考察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改進。另外,我們還需要特殊的考試。因為教學是一門藝術,無論是孔子的因材施教,還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都意味著教育過程中應正確對待特殊性的存在,這種特殊性既包括教學對象的特殊性,也包括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開設特殊的考試,恰恰從另一個方面體現(xiàn)了教學的科學性。從教學對象的特殊性來看,對一些特殊的學生開展特殊的考察方式,假如一位體育系學生在國家級的競技項目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是不是可以通過這項成績做為平時學習考察的參考標準?從教學內容的特殊性來看,如新聞提到了中藥制藥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考試,是否可以安排關于中藥材提煉等帶有實驗性質的特殊考試?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校教育專業(yè)也越來越多元,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因此實行創(chuàng)新教育,不僅僅體現(xiàn)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上,還體現(xiàn)在在創(chuàng)新考試考察方式中。
我們的學校教育需要考試,也需要創(chuàng)新性的特殊考試,但我們反對為了嘩眾取寵、搏人眼球而進行的特殊考試;我們抵制那些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綁架”學生開展不正當考試的現(xiàn)象,例如不能喝白酒就不給及格這樣的恐嚇性考試。我們要堅決抵制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以避免不良風氣污染了純潔的校園。
我們常說,己不正何以正人?那么作為學校的教師,又怎么能醉酒上課?如果這類行為未得到正視,那接著會不會有老師再僭越一些其他的底線,比如將身染吸毒、賭博等惡習帶入課堂。雖然這種假設有點夸張,但筆者只想以此警醒:教師萬不可動搖教育的根本,而應該有良好的師德師風,這是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
我們還應該意識到,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是教育環(huán)境下互為學習和促進的兩個群體。但是個別老師卻利用考試及格與否、畢業(yè)與否等門檻來綁架學生,有些老師甚至還通過“開小灶”的方式,對學生“吃拿卡要”,這些以權謀私的行徑都是讓人深惡痛絕,更需要嚴加禁止。
不嚴肅不認真的教育將給社會帶來很多隱患,因此我們呼吁全社會都能夠加入抵制校園不良風氣的大軍中,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還校園一個真善美的環(huán)境,讓教師能夠安心傳道授業(yè)解惑,學生能夠好好學習增長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