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吸毒村”的自我救贖
昌江耐村曾是吸毒重災區(qū) 深受其害的村民自發(fā)成立禁毒宣傳組織開展幫教 幫村民脫貧致富
核心提示
古老的昌化江從深山里蜿蜒而下,和沿岸許多村莊一樣,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zhèn)耐村聚居著一群自稱“哥隆人”的群體。
這里曾是毒品肆虐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初,幾名外出務工的耐村人將毒品帶回村子,此后呈現(xiàn)泛濫趨勢,嚴重時,甚至全村平均每8戶就有1名村民吸毒,更有11人因為吸毒死亡……
“吸毒村”的惡名由此而來。然而,近年來,在昌江縣司法局、縣禁毒委的長期普法宣傳教育下,不愿再背負惡名的耐村人開始了艱難的轉變,村民自發(fā)成立禁毒宣傳組織,積極開展幫教工作,并幫助曾染毒癮的村民脫貧致富,遠離毒品。
變化是巨大的:2015年不少吸毒人員開始主動戒毒,沒有出現(xiàn)新生吸毒人員,全村轉移富余勞動力1240人,人均年收入近2700元,“吸毒村”的陰影,已在逐漸遠離。 - 海南日報記者金昌波
被“拉下水”的村民
村里大量的閑置勞動力為謀生計,外出打工,一些人被毒販“拉下水”,染上毒品后,就開始發(fā)展身邊的人
耐村位于昌江縣西北部的昌化鎮(zhèn),在昌化江畔。一進入村內,耐村小學圍墻上,“吸毒違法,販毒有罪”、“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等有關禁毒的宣傳標語特別醒目。
而村“兩委”辦公樓背面的墻體上,村民的涂鴉雖然若隱若現(xiàn),但“某某吸毒死了”幾個猩紅大字依然能看得清,格外刺目。
一切,都暗示著這里曾經因“毒品”而深受苦難。
談及“毒品”,耐村村民幾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村子具體是啥時候染上這東西的。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幾名耐村村民去廣東打工,過年回到村里就被發(fā)現(xiàn)染上了毒癮。在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鐘有隆的記憶中,這些人是耐村最早吸毒的人。
鐘有隆告訴記者?!澳菚r候,村里人大部分在家務農,種水稻的、種甘蔗的都有,但在當時交通條件下,即使農作物有收成,也難以運出來,大家掙不到什么錢。”
因此,村里有大量的閑置勞動力,為了謀生計,部分村民開始遠走他鄉(xiāng),到外地打工,一些人很快被毒販“拉下水”。
一些人染上毒品后,就開始發(fā)展身邊的人。到1992年,耐村吸毒人員已經近30人。
大多數(shù)吸毒者都有相似的經歷,最初接觸毒品時,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可怕的開端。
32歲的年齡,按理說是心智成熟了的,但村民郭運江(化名)正是在那年染上了毒品。郭運江家境貧困,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雙雙去世??恐簧砟竟な炙嚕徊讲酱蚱?,成家立業(yè),彼時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試一試吧?!庇幸惶?,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拿出一些東西給郭運江。
這是郭運江第一次接觸到海洛因。“第一口,很難吃,差點吐了?!绷罟\江沒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個星期,他開始忍不住想念海洛因的味道。
持續(xù)吸了四五個月后,郭運江感覺自己徹底離不開毒品了?!拔酥?,大腦一片空白,好像可以短暫地忘記一切。”當年9月16日,正和朋友一起吸毒的郭運江被警察抓住,并被送到戒毒所強制戒毒。
其實,這么多年過去了,郭運江也沒想通當初為什么就著了迷?!耙苍S,就只是心里好奇吧?!惫\江說。
“在那個年代,大家都知道白粉就是毒品,但不知道毒品具體有什么危害,以為跟抽煙一樣。”鐘有隆說,當時家里有吸毒的孩子,村民向家長提醒,家長大多時候會不高興,認為毀壞了孩子的名聲,所以一致對外稱“孩子沒有吸毒,就是在吸煙”。
失控的村莊|
2000年開始,耐村吸毒情況有了新變化:很多人突然不吸白粉了,用針筒注射毒品開始“流行”起來,吸毒情況加劇
那時,在貧困的耐村,青少年因念不起書,輟學在家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村子里幾乎沒有娛樂,連電視機都很少,漫長而無聊的日子里,部分青年很快就跟吸粉的人混到一起去了。
鐘有隆回憶說,村里很多青年用煙紙將白粉卷起來吸,騙家長是在抽煙。為了弄到毒資,今天說要二三十塊錢買煙,明天說要二三十塊錢出去玩,其實,這些錢都被他們拿去買毒品了。
這對于當時的農村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2000年開始,村民發(fā)現(xiàn),耐村吸毒情況有了新變化:很多人突然不吸白粉了,用針筒注射毒品開始“流行”起來。
“這說明耐村吸毒情況加劇了。最開始,他們還會找血管注射,后來演變成了直接注射。”與此同時,鐘有隆發(fā)現(xiàn)村子開始形成惡性循環(huán),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染上毒癮,村子越來越窮。
今年已80歲高齡的村民郭阿公在上世紀80年代是村里的“萬元戶”,一直在村里從事磚瓦生意,家境殷實。然而,自從1997年,兩個兒子郭富彪(化名)、郭富龍(化名)染上毒品開始,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
“兩個兒子當時也就20歲出頭,由于染上毒品,家境迅速敗落,郭阿公現(xiàn)在住的是破爛瓦房,大兒子郭富彪因為吸毒離了婚,老婆跑了,小孩沒人管,上學也沒有錢?!辩娪新≌f,郭阿公一落千丈的家境,常常成為村民閑時“談資”?!斑@就是吸毒導致妻離子散的例子?!?/p>
2005年至2010年,是耐村吸毒情況非常嚴重的一段時期。據(jù)統(tǒng)計,在此期間,全村吸毒人員增速明顯,到2010年,全村達到77人,平均每8戶村民中就有一人吸毒。
在鐘有隆印象中,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因為缺錢買毒品,吸毒的人偷家里東西賣錢,沒有東西可賣了,就出去偷、去搶,村里的偷盜情況越來越多。
那時候,每到過年,是村里最亂的時候。鐘有隆不得不聯(lián)絡村里所有的村民小組組長,安排專人值夜班,圍著村子巡邏,專門抓小偷。
“有時候,半夜村里會打開廣播,把村民喊起來查看耕牛被偷了沒有。很多村民被毒品害得慘不忍睹,整個村子像失控了一樣?!被叵肫鹉嵌螝q月,鐘有隆感慨不已。
第11個人的死亡|
村民發(fā)現(xiàn),不經意中耐村已有11人因為吸毒死亡,年齡均沒有超過40歲
2013年的一天,一個消息再次“引爆”了這個小山村:耐村村民郭少(化名)因為吸毒死亡,年僅29歲。
有著8年吸毒史的郭少,常年在外打工,村里熟悉他的人并不多。從村民口中,記者也只能了解到一些零碎信息,大意是“郭少在海口打工,晚上吸毒后休克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以前也有人因此去世,但郭少是最年輕的一個。如果不是染上毒品,正值壯年的他們都是好勞動力,都會是家里的頂梁柱。”鐘有隆惋惜道。
記者了解到,海洛因成癮者的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其中,因吸毒過量致死的尤其突出。此外,海洛因過量或中毒時,還可以發(fā)生海洛因性肺水腫,起病較急,如搶救不及時往往引起死亡。同時,吸毒者還可能死于吸毒引致的各種感染,特別是注射吸毒者,化膿性感染的發(fā)生率較高,而嚴重的感染可引起呼吸衰竭而發(fā)生猝死。
村民們發(fā)現(xiàn),隨著郭少的死亡,不經意中耐村已有11人因為吸毒死亡,年齡均沒有超過40歲。
死亡往往能帶給人們最深刻的警醒,村民的擔憂越來越明顯:如果再不向毒品“宣戰(zhàn)”,耐村的未來怎么辦?
村民自我拯救之路終于開啟:村民紛紛向村委會反映,要求遏制吸毒現(xiàn)象,開明的家庭甚至開始主動將吸毒的家人送去戒毒所強制戒毒。
“為了加強戒毒效果,村委會9名村干部還按照各自包片的原則,進村入戶落實禁毒幫教工作。”鐘有隆說?!拔覀€人就包了6個吸毒人員,主要工作就是對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實行摸查跟蹤,做到底數(shù)清、情況明,及時掌握吸毒人員的信息動態(tài)及去向,同時做好吸毒、戒毒人員家屬的幫教工作,形成家庭配合的良好氛圍。”
村民的救贖|
村民成立“村歌協(xié)會”進行禁毒宣傳,進村入戶,開展對吸毒、戒毒人員的幫教
趁著這個勢頭,村民自發(fā)在耐村成立了“村歌協(xié)會”,進行禁毒宣傳。今年55歲的郭洪德會長,也是村里的老村干部。
“耐村是革命老區(qū),眼看著淪為昌江全縣毒品形勢最嚴峻的村莊,村民為籌集毒資,我騙你、你騙他,這樣的村子是沒有未來的。為挽回名譽,必須做點什么?!惫榈抡f。2014年6月,郭洪德聯(lián)合鐘玉輝、符明豪、符錫連、符福志等4名村民正式向有關部門申請成立和諧耐村村歌協(xié)會。
“它既是一個協(xié)會,也是一個禁毒宣傳幫教組織?!睋?jù)郭洪德介紹,村歌協(xié)會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創(chuàng)新禁毒宣傳教育模式,自編自演禁毒“村歌”和小品,進行禁毒宣傳?!霸趨f(xié)會成立之前,我們也進行過幫教,每次通知開禁毒大會,村民積極性并不高,現(xiàn)在一說辦晚會看演出,村民都來了?!?/p>
“吸毒的原來開小車,現(xiàn)在連鍋都沒有”“吸毒的原來住高樓,現(xiàn)在住破瓦房”“一人吸毒,全家遭殃”……村歌協(xié)會在創(chuàng)作時,往往以村里吸毒家庭的前后遭遇為題材,用村民身邊的真實案例,告誡村民毒品帶來的危害。
村里語言以“哥隆話”為主,許多村民只懂本民族語言。為了解決這一困擾,協(xié)會嘗試用“哥隆話”,將禁毒宣傳知識編成膾炙人口的村歌,禁毒宣傳效果明顯。“我們的行為得到村民大力支持,許多村民還捐錢為協(xié)會購買音響設備?!惫榈抡f。
此外,村歌協(xié)會的另一項職責是進村入戶,開展對吸毒、戒毒人員的幫教。郭洪德說,很多戒毒人員從戒毒所一出來,經不住誘惑,就又吸上了。“必須讓‘癮君子’們走出‘吸了戒,戒了吸’的怪圈?!?/p>
“千萬不能復吸,一定要戒斷,靠自己勤勞致富,這樣別人才看得起你?!痹诮涠舅瓿蓮娭平涠镜墓鶗?化名)回到村里,每次見到他,郭洪德都會苦口婆心地勸說。
郭曉已經是“二進宮”,為了管住自己的嘴,他決定聽從郭洪德的勸說,出所后,就與原來的朋友斷了聯(lián)系,并獨自前往外地打工。“要是再跟原先朋友在一起,說不定又吸上了,所以,我打工的地址沒有跟他們講。這兩年來,我遠離毒品。”
2015年7月,昌江縣禁毒委、縣公安局決定對耐村毒品問題進行綜合整治行動,在耐村創(chuàng)建社區(qū)戒毒(康復)中心。昌化鎮(zhèn)派出所所長陸才博告訴記者,社區(qū)戒毒(康復)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全村吸毒人員進行摸底,并逐一登記造冊,督促吸毒人員積極參與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同時,對每個未被關押的吸毒人員采取幫控措施,努力杜絕新生吸毒人員和減少復吸現(xiàn)象發(fā)生。
記者從耐村社區(qū)戒毒(康復)中心了解到,不包括已經死亡的11人,目前全村在冊吸毒人員共有82名,其中戒斷的有55人,24人仍在強制隔離戒毒,新增吸毒人員2人,被羈押1人?!捌渲械?名新增吸毒人員為外出務工人員,以前就有吸毒,最近返村才被發(fā)現(xiàn),所以并沒有新生吸毒人員,販毒現(xiàn)象也幾乎絕跡,目前來看,耐村毒品形勢已經得到穩(wěn)定控制?!?/p>
耐村的重生|
擺脫“吸毒村”惡名的同時,耐村大力發(fā)展經濟,引進龍頭企業(yè)2家,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320畝,讓村民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
今年已是39歲的郭運江戒斷毒癮的第6個年頭,見到他時,他正在豬圈里喂豬,其實他更擅長做木工。2011年強制戒毒后回到村里的郭運江,面對自己的人生茫然不知所措,想重新做木工,但村里人一聽說他吸過毒,都不再請他。
在此情況下,為了幫助郭運江重新回歸社會,村干部為了他一家一戶地去解釋“說好話”,告知村民郭運江的良好戒毒表現(xiàn),沒有出現(xiàn)復吸。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村民開始慢慢接納他。
郭運江也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次的工作,除此之外,還和妻子養(yǎng)起了豬,一家人生活雖然算不上寬裕,卻安寧而恬靜。不久前,他家還新建了一棟兩層小洋樓。郭運江感慨地說,他又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尊嚴。
李海棟(化名)是在27歲那年染上毒癮的,在那期間,家里值錢的東西,隔三差五就不見了,父親的存款也很快就被揮霍一空。為了幫助李海棟戒毒,郭洪德多次上門前去進行勸說,最終幫助家人將他送到戒毒所強制戒毒。
回到村里后,李海棟三年來沒有復吸,甚至連煙都戒了。在村干部的幫助下,安心在家里干起了農業(yè)生產,在村里承包地種起了辣椒,平時在村里做零工,一年收入有三四萬元?!皵[脫毒癮,成為正常人,賺錢養(yǎng)家,絕不再碰毒品了?!崩詈澱f。
“擺脫‘吸毒村’惡名的同時,我們還要讓村民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才是耐村真正的重生?!辩娪新「嬖V記者,近年來,耐村大力發(fā)展經濟,引進龍頭企業(yè)2家,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320畝,培養(yǎng)種養(yǎng)殖戶3個,帶動農民發(fā)展熱帶高效農業(yè)800畝,轉移富余勞動力1240人,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近2700元。
“更讓人高興的是,隨著禁毒觀念深入人心,現(xiàn)在耐村形成了‘村民—村委會—派出所’的良好溝通機制,村民一旦發(fā)現(xiàn)吸毒跡象,立馬報告村委會,村委會再打電話到派出所里。”陸才博表示?!叭襁_成共識,共同努力,將會對吸毒人員起到持久的幫助和監(jiān)督作用。”
記者從2016年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毒品犯罪推進會上了解到,2015年,海南各級、各部門深入扎實開展禁毒人民戰(zhàn)爭,共破獲毒品刑事案件294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68名,繳獲各類毒品1530千克;查獲毒品治安案件1.6萬余起,查獲吸毒人員1.7萬余人次;強制隔離戒毒吸毒人員8344名,行政拘留吸毒人員8731名。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毒品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禁毒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省司法廳法制宣傳處處長劉京表示,昌江耐村曾經是吸毒重災區(qū),經過縣司法局、縣禁毒委的長期深入細致的普法宣傳教育,實現(xiàn)了村民由被動接受教育到主動進行自我救贖的根本性轉變。村民自編自導的文藝節(jié)目融法于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耐村的經驗為海南普法提供了啟示。‘七五’普法期間,在積極推動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的同時,我們計劃將指導農村農民進行自發(fā)普法、互動教學、自我凈化,作為今后普法教育的一個方向去嘗試。”劉京表示。
?
?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