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993年為基的2000年至2007年中國全要素生產率(TFP)指數。中青網財經制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陳勇敢)2015年12月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十三五”規(guī)劃編制工作國內外專家座談會(以下簡稱“座談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位列其中。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雙重因素恰與作為“市場失靈”旗手的斯蒂格利茨的思想相契合。?
需求側:宏觀調控保持高增長開啟“中國世紀”?
城鎮(zhèn)化過程是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爸袊吘故且粋€發(fā)展中國家,城鎮(zhèn)化仍是中國最大的內需?!薄@羁藦娍偫碓谧剷媳硎?,下一階段,中國政府仍將要抓住城鎮(zhèn)化、中西部鐵路等需求側的“缺口”和“短板”,擴大有效投資。?
而斯蒂格利茨也曾因“城鎮(zhèn)化”的判斷為國人所熟知。21世紀之初,斯蒂格利茨即指出,中國的城鎮(zhèn)化和以美國為首的新技術革命將成為影響人類21世紀的兩件大事。2014年,斯蒂格利茨撰文認為,中國需要一場變革,必須要從出口導向型經濟結構轉向更多的國內需求,這樣才能使經濟增長持續(xù)。?
需求側自然需要更有效的投資。然而,需求結構、投入結構、產業(yè)結構的失衡,過剩產能的現實讓投資驅動遭受爭議。早在2013年,《經濟日報》即發(fā)表文章稱,投資驅動型發(fā)展模式是導致我國經濟結構失衡的癥結所在,因此調整經濟結構必須把改變投資驅動型發(fā)展模式作為主要著力點。因此,有效投資并不是重回投資驅動的老路。?
“要擴大公共投資拉動需求,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公共財政都需要改革?!彼沟俑窭膹娬{。中國政府實踐的宏觀調控一直為斯蒂格利茨所贊賞。事實上,2008年以來的資本市場危機延續(xù)至今,發(fā)達經濟體仍未實質走出經濟低迷的狀況,而中國政府在2008年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則保障了中國的高增長,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中國已經在儲蓄方面高過美國,現在中國大概有四萬億美元的儲蓄,占GDP的51%左右,而這一數字比美國的2.8萬億美元多了一半左右?!彼沟俑窭脑谡撐闹姓f道,“考慮到近幾十年中國經濟的騰飛,我覺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不足為奇?!?
供給側:創(chuàng)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實現十三五目標?
古典經濟理論中,經濟的發(fā)展過程將呈現趨同性。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增長將經歷相似的收斂路徑。然而,近幾十年的全球現實讓這一觀念飽受質疑。上世紀后半葉崛起的亞洲四小龍,在20世紀后期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并遠遠超出了很多經濟學家的預期;與此同時,經歷過高速增長的南美國家如古巴、阿根廷等,均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揮別了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增長的目的不在于增長”從而構成斯蒂格利茨反思發(fā)展經濟學的主題。對斯蒂格利茨的反思性建構,李克強總理表示贊同。座談會上,他表示,“我們(增長)的目的不是‘增長’本身,而是通過經濟增長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們從‘十二五’規(guī)劃編制以來就一直明確,GDP要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長?!?
斯蒂格利茨認為,自從半個多世紀前索洛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以來,人均收入增長的主要源泉一直被公認為是技術的進步。然而,知識水平的提高是增長的根源這一論點對發(fā)展中國家而言更具有說服力。從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
而這與總理的發(fā)言相合,座談會上總理表示,創(chuàng)新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科技創(chuàng)新,一個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兩個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高?!?
事實上,中央關于制定“十三五”規(guī)劃的《建議》中,5個發(fā)展理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斯蒂格利茨也在座談會上贊許稱,中國已經對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經濟作了“正確的強調”,未來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驅動”和“消費驅動”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源,并將成為十三五期間GDP維持高增長和人均收入提高的雙重保障。?
?
?
?
?
相關鏈接:
李克強:深入推進中哈產能合作 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