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湖北監(jiān)利6月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王賢)“1號,1號,感覺怎么樣,冷不冷?!保橙丈衔纾o靠“東方之星”沉船的航勘201號救援船船頭成了一個臨時指揮部,北海艦隊海上防險救生支隊的指揮人員用水上電視、電話等指揮潛水員在水下開展救援,同時透過潛水員頭頂?shù)臄z像頭監(jiān)看船艙內情況。
“有點冷?!贝藜獱I答道。重重的呼吸聲透過水上電視傳到船頭指揮部。
“那你先上來?!敝笓]人員一邊向潛水員發(fā)指示,一邊對身邊的指揮員說,“他很瘦,潛水服有點大,進水了比較冷,為防萬一還是把他換下來?!?/p>
由于長江汛期水流快、水溫低、水質渾濁,加上船體傾斜,艙體內部有很多雜物,桌椅板凳都倒扣著,里面一片狼藉。有的艙門被雜物堵住,有的門被反鎖,對潛水員行動影響較大。
“小伙子,怕不怕?”看到剛從水下上到船頭的潛水員崔吉營,北海艦隊海上防險救生支隊王副支隊長打氣道:“不要怕,咱們是做好事,把被困的人送回家?!?/p>
“潛水員帶著面罩,在水下看到的遇難者遺體,整個是變形的?!爆F(xiàn)場指揮人員說,這位小伙子沒有什么經驗,剛開始肯定會害怕,我們就要鼓勵他,讓他盡快放松下來。
“又有人要起來了。”官兵們立即站起來往沉船走去,當潛水員和船頂?shù)木仍藛T將受困者拉出水面時,這名受困者早已沒有生命跡象,在一旁等候多時的解放軍戰(zhàn)士、醫(yī)護人員迅速用袋子將遺體裝好,放到旁邊的快艇轉運上岸。
這已是北海艦隊所在的小組,3日凌晨5時開始潛水救援以來,短短7個小時在沉船里打撈起來的第5具遺體。
在沉船頂部,除了北海艦隊的一個小組,還有南海艦隊1個小組和東海艦隊與海軍工程大學混編的1個小組同時潛水救援。另外,2位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和10余名廣州軍區(qū)某舟橋旅戰(zhàn)士戴著口罩,神情嚴峻地等待著船艙里新的受困者浮出水面。
海軍現(xiàn)場副總指揮、東海艦隊作戰(zhàn)支援艦二支隊支隊長董焱介紹,一個潛水救援小組正常配置6人,其中一個潛水員、一個備用潛水員、一個人負責信號、一個人負責供氧的軟管、一個人聽電話、一個人指揮。但這次時間緊任務重,我們每個小組都配了9人,確保萬無一失。
董焱說,3日3時40分至12時,負責沉船潛水救援的海軍救援部隊共打撈出12具遇難者遺體。此前,記者在施救現(xiàn)場看到,海軍工程大學和地方相關部門的潛水搜救小組2日19時前也救出4人,兩人生還,幸存者一人為65歲的老太太朱紅美,另一人為21歲的重慶小伙陳書涵。
然而,潛水救援也時刻面臨困難和危險。東海艦隊的潛水員張虎成有著16年的潛水作業(yè)經驗,剛剛完成搜救的張虎成告訴記者,我們每次下水要呆1小時左右,現(xiàn)在完全靠手探查,雖然有強光手電筒,但江水十分渾濁,水下什么都看不見。在發(fā)現(xiàn)遇難者后,他和其他搜救人員配合,將遇難者打撈出水。他說,艙體里面到處都是漂浮物,床架、凳子都飄在上面。
董焱說,海軍已搜索了沉船一半左右的艙位,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遺體。但只要有一絲生的希望,就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救援人員將繼續(xù)對艙內、艙外及周邊區(qū)域進行地毯式搜索,不漏掉一個艙位或一個人。目前,海軍已派出150名潛水員參與救援,救援官兵精神和身體狀態(tài)良好。
由于作業(yè)面有限,3日上午,海軍一班三個組,連續(xù)倒班參與救援,指揮人員則連續(xù)奮戰(zhàn),一刻也沒有休息。
讓我們一起期待,生命的奇跡。
目前針對“東方之星”輪的水面搜尋和水下探摸24小時不停歇同步進行,共有180名潛水員、202名其他搜尋人員以及兩艘500噸級工程吊桿船、1艘160噸級工程吊桿船投入現(xiàn)場開展搜救作業(yè)。
目前,前方搜救力量正在本著“救人第一,方案科學,處置有序,作業(yè)安全”的搜救理念和指導原則,水面搜尋和水下探摸24小時不停歇同步進行,千方百計全力搜救。
?。橙樟璩浚矔r30分,傾斜倒扣的東方之星只露出銹色的船底,平靜清爽的江風瞬間變成大雨傾盆?!巴苋恕笔绽K調整裝備,官兵開始輪換,指揮船“航勘201”上,部長、將軍、救援專家反復推演著新的救援方案。
當砂石廠工人馮凱敏夜晚從江水中拉出一位身穿救生衣的落水者時,他還不知道“東方之星”,也不知道有400多人落水。
江庚的獲救鼓勵了老馮。2日上午,他又發(fā)動了幾個朋友,組成了搜救隊投入救援。
老馮水性好,自稱可以穿越長江。他們一直搜尋到了凌晨三點,在回水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兩具遇難者遺體。
?
?
專題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