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需要公平分配機制
省紅十字會一位專家也表示,此舉雖然看起來是與駕照“捆綁”,但實際與國際接軌。在一些發(fā)達國家,領駕照簽署器官捐獻意愿書已經(jīng)形成制度化安排,如美國,駕照同時還是器官捐獻卡,駕照正面是開車人的姓名、性別、身高、出生日期及住址等信息,背面則是一份器官捐獻同意書— 如果發(fā)生死亡,本人將捐出遺體(器官)。
目前,我國尚沒有一部關于器官捐獻的專門法,來確定捐獻者權利、義務以及相應法律責任,僅有一個國務院頒布實施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并未涉及捐獻體系如何建立、操作等具體事項。醫(yī)學專家表示,器官捐獻涉及器官分配、使用,需要審慎對待,以公開透明做到公平分配,合理使用。即使自愿捐獻者多,但仍不可能完全滿足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這就需要公平分配機制。應當避免的是,捐獻的器官成為牟利“資源”,不僅褻瀆捐獻者人道主義精神,而且嚴重挫傷人們自愿捐獻器官的積極性。目前,我國沒有人體器官捐獻的立法,應通過立法保障器官捐獻事業(yè)的穩(wěn)妥推進。
??? 我國器官捐獻使用率遠低于歐美國家水平
談及器官捐獻使用率,全國人大代表、無錫肺移植專家陳靜瑜列舉一串數(shù)字: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可以捐獻1顆心、2個肺、1個肝、2個腎、2個眼角膜,救8個人。2014年,全國自愿捐獻器官病人共有1699名,但只做了4548個移植手術,相當于一名捐獻者8個器官只有2.5個被利用,另外5.5個浪費了。在歐美,使用率約能達4.5-5個,遠高于中國。如此浪費不僅與我國器官分配網(wǎng)絡系統(tǒng)不夠完善有關,器官維護、轉運環(huán)節(jié)也存在諸多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