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7日電綜合報道,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全國考生將涌入考場為自己的夢想和未來拼搏。作為選拔人才的考試,高考存在于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只不過形式和方法各不相同,而在嚴肅的考試制度之下,各地不同的習俗軼聞同樣引人關注。
日本:考前互贈考拉糞便 寓意堅韌
考拉可以長時間掛在樹上,即使睡覺也不會掉下來。許多日本考生認為考拉糞便能夠傳遞這種堅韌精神,因此這成為了考前最好的禮物。
在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之前,許多學生互送考拉糞便作為考前禮物。這種怪異禮物非常受歡迎。
韓國:考生最想做的事是“整容和減肥”
一份以高考考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韓國考生在考試結束后最想做的事是“整容和減肥”。其中,割雙眼皮、牙齒矯正和近視眼矯正手術最受歡迎。
韓國各大整形外科深諳考生心理,將市場瞄向“準大學生”。在韓國高考舉行當日,多家整形外科派人在各考場開展大規(guī)模宣傳,并派發(fā)贈品。一些技術簡單價格低廉的微整形手術價格也大跳水。
印度:考生轉戰(zhàn)各地 最多考20多次
在印度,高中實行2年學制,高中畢業(yè)時進行畢業(yè)會考。只不過,這個會考并不相當于日本、中國的高考。高中之后,大學之前,還有2年的大學預科。大學預科畢業(yè)時的考試才相當于中國的高考。
事實上,印度高考并不能直接決定考生的命運,考生還必須參加各大學自行組織的入學考試。
從每年3月開始,印度考生開始填寫報考志愿,各??荚囃ǔ6荚诿磕?-6月舉行,這段時間正是印度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為了確保能考上大學,不少考生會轉戰(zhàn)各地,參加各校考試,少的有四五次,多的則有20多次,這對考生的精力、體力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法國:高中畢業(yè)生力求“評語”
如今的法國高中畢業(yè)生已經不再像他們父輩那樣,僅滿足于通過考試取得高中畢業(yè)證,他們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取得“評語”。
高中畢業(yè)生申請大學的材料寄出幾周之后,第一批錄取通知書便將發(fā)放。獲得“評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個人榮譽,是對未來的投資,也是高等教育階段獲得成功的籌碼。獲得“好”或者“非常好”的評語,成功幾率會大大增加,尤其對選拔性的課程。
伊朗:考生可報100個志愿
在伊朗,高考對于所有的學生來說均是一道難關。伊朗只有54所國立大學和一些國立醫(yī)學院,大學的承受能力相當有限,而一流國立大學的錄取比例僅是5%。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考試科目填寫100個志愿。
最近幾年,伊朗女考生比例達到66%左右。許多伊朗女性都把上大學當作是爭取權利,提高在社會及家庭中地位的重要手段。而女大學生人數(shù)不斷增長被保守派視作是對傳統(tǒng)的威脅。近年來,伊朗一直通過官方或非官方的方式,對錄取考生進行性別配額限制。
?
?
相關鏈接:
高考表情:考生自信的笑容[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