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人員身著防護服,佩戴全面罩型防毒面具進入警戒森嚴的集裝箱,ChemPro軍事毒劑檢測儀隨即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儀器顯示屏出現(xiàn)骷髏型警告標志……如此緊張的一幕并非演習或者拍電影,而是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成功處置一帶毒氣集裝箱的現(xiàn)場。
東渡檢驗檢疫局22日稱,這是廈門口岸成功處置中國首例進境空集裝箱攜帶高濃度有毒氣體事件。
4月下旬,東渡局檢驗檢疫員小原在例行開展集裝箱檢驗檢疫時,一進入箱號為“CBHU2998693”的集裝箱,頓感箱內氣味異常,眼結膜、上呼吸道因強烈刺激產生流淚、燒灼等癥狀。她立即關閉箱門,施加封簽,設立警戒標志,并對集裝箱開展溯源調查。
在尚未明確氣體種類的情況下,根據突發(fā)化學恐怖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東渡局立即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現(xiàn)場工作組,進行處理。
據了解,該空箱屬于中遠公司,上一航次裝載“凍鯊魚翅”,由荷蘭鹿特丹港啟運,于香港卸貨拆空后,作為周轉空箱輸入廈門。由于儀器提示箱內氣體為工業(yè)有害物質(TIC),數(shù)據庫比對指向氨氣、氯氣兩種有毒氣體,雖然濃度半定量顯示達到中高濃度,專家組結合首次查驗情況、集裝箱背景資料,基本排除突發(fā)化學恐怖事件可能,解除警戒,按日常應急處理方案進行處理。
隨后,東渡局聯(lián)合廈門市環(huán)保部門到現(xiàn)場進行進一步確認,分別使用快速檢氣管法和電化學傳感器法分析后發(fā)現(xiàn),確認空箱內氣體為氨氣,濃度約為27毫克每立方米。
氨氣作為一種刺激性有毒氣體,能灼傷皮膚、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過多,能導致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引起肺水腫以至死亡。環(huán)境中,氨氣與空氣混合的容積濃度在16%—25%時,遇明火就會有爆炸的危險。
因此,在此箱子周圍設立警戒的情況下,連續(xù)24小時開箱散氣,此后關箱24小時后再次檢測毒氣,未發(fā)現(xiàn)異常。
檢驗檢疫部門人士指,空箱不“空”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已成為口岸部門保障國門安全的突出問題,存在疫情疫病、生物入侵、核生化恐怖、走私貨物等不確定風險。毒氣殘留在空集裝箱里,更容易造成重要事故,危害物流、執(zhí)法、收貨等環(huán)節(jié)不確定人群的健康安全,應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
?
?
相關鏈接
組圖:廈門房交會上市民忙“搶錢”?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