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沒有了祖國你將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廣為流傳。文章飽含激情地探討了國家興亡與個人命運之間的關系,氣勢凌厲,語言鏗鏘,許多網(wǎng)友讀罷,頗為之動容。
有一種愛,始終值得我們用滿腔熱血去澆灌、膜拜。詩人艾青一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傳遞出多少中華赤子的情懷。鄧小平一生人格的真實寫照,濃縮成樸實而深情的話語——“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祖國如母,承載著我們最真摯的愛。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我們所生活的國度,正是我們的中國。這一刻,或許我們?yōu)槿诵牟还?、德行缺失黯然神傷,下一刻就可能為人間真情、愛心潮涌喜極而泣;今天,我們看見愛的陽光驅散了灰暗的霧霾,明天卻不得不正視被烏云遮蔽的星空。正是這個讓我們笑又讓我們哭、讓我們喜也讓我們憂的中國,左右著我們內心最深沉的情感。
每一個看似卑微的夢想,都與這個國家和民族休戚與共。這蘊含著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個人得失與國家發(fā)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國家真正強大富強了,我們個人才能過上有保障、有尊嚴的生活。中國夢,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期盼。在今天的中國,“人”字越寫越大,對個體的尊重,對個體價值的認可,從沒這樣受到高度關注。
應該說,中國社會總體上還是充滿積極因素的,民眾對國家進步有著熱烈的渴望。這是我們發(fā)展進步的巨大優(yōu)勢和資源,這種優(yōu)勢資源在過去30多年間得到了充分釋放和引導。今天,這種“正能量”同樣需要得到持續(xù)激發(fā)。但也不可否認,現(xiàn)在微博、微信上造謠生事、詆毀黨和國家的文章也時常沉渣泛起,攪動波瀾。事實上,歷史和現(xiàn)實給過我們不少警示,務必要保持足夠的清醒和理性。今天,擺在我們面前最理想的道路,還得是正在實踐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舍此,則別無他途。
愛國是一種態(tài)度自覺,更需見諸實際行動。俄國作家杜勃羅留波夫說過:“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應該表現(xiàn)在漂亮的言辭中,而應該表現(xiàn)在為祖國謀福利,為人民謀福利的行動上?!币粋€真正的愛國者應該善于把愛國情感具體落實到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對工作的態(tài)度和原則上,行為文明、勤儉節(jié)約、廉潔自律、忠于職守、遵紀守法等等,都是愛國的具體體現(xiàn)。當然,我們深知,改變大環(huán)境非一己之力、一日之功可為,推動國家進步卻離不開點點滴滴的合力。個體的力量看起來微弱,匯聚起來則是建設國家的強大源泉。
母親是唯一的,即使不美麗、不富貴,卻不可替代。對母親,我們都有牽掛,對家鄉(xiāng),我們都有鄉(xiāng)愁,對祖國,我們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