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人社局稱“她告錯人了”
安徽籍女大學生蘇敏(化名)來南京找工作,想應聘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人社局”)話務員,卻因非南京戶籍被拒,她認為遭遇戶籍歧視。今年5月,她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南京人社局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在遭遇了玄武法院以及南京市中院的“拒絕”后,現(xiàn)代快報曾持續(xù)關注此事。不久前,建鄴法院終于決定立案。昨天上午,這起被稱為全國首例戶籍就業(yè)歧視案公開進行了審理。
因不是南京戶籍,應聘遭拒
90后姑娘蘇敏來自安徽宣城,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法學專業(yè)。4月8日,她在網(wǎng)上看到南京市人社局下屬的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電話咨詢中心對外招錄10名“12333”電話咨詢員,但招聘簡章上明確“南京市戶籍”才能報名。想留在南京的她打算試試?!盀槭裁粗挥心暇┦袘艏娜瞬拍軋竺??” 蘇敏覺得受到“戶籍歧視”,到相關部門投訴也未得到滿意答復。
南京市人社局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解釋稱,電話咨詢員的基本工資2000元(包括繳納五險一金),績效獎勵部分也有限,如果他們自己在外租房,這點工資是很難應付生活的,因此,幾乎都是招聘本市戶籍的員工。
被拒多次后法院終受理
由于投訴到省人社廳后一直沒有回復,蘇敏向玄武法院起訴南京市人社局,但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不予立案。
6月4日,蘇敏又向南京市中院提起上訴,但得到的結果是“維持原裁定”,理由是認為此案屬于勞動爭議糾紛,應先申請仲裁。7月29日,南京市勞動仲裁委員會依舊駁回了勞動仲裁申請。理由是沒有提供足夠的材料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
2013年8月7日,事情發(fā)生了轉(zhuǎn)機。蘇敏和代理律師被告知,南京市人社局已遷址到建鄴區(qū),相應審理機構也發(fā)生了變動。蘇敏于是向建鄴法院提交訴訟請求,這次法院受理了。
南京人社局稱“告錯了人”
昨天上午,法院開庭,南京人社局方認為蘇敏“告錯了人”,代理律師表示,“12333”電話咨詢中心是隸屬于人社局的事業(yè)單位,該中心委托南京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招聘,一旦應聘成功,也是與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簽勞動合同,而并非電話咨詢中心,更不是南京人社局,所以律師建議追加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第三人。
“我們并不知道里面有這么多的關系?!碧K敏的代理律師表示,招聘簡章上白紙黑字寫著““我中心受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委托,為局屬電話咨詢中心招聘10名電話咨詢員”,按照她的理解,既然受人社局委托,招聘條件肯定是人社局認可?!鞍凑粘@恚粋€勞務派遣單位怎么可能為實際用工單位設置招聘條件呢?”
對此,人社局回應,“12333”只設置了招聘條件中跟崗位直接相關的比如學歷等,其他條件并非他們所要求,是鼓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自行添加的。
究竟蘇敏的要求會不會獲得支持?法官表示將擇日判決。
?
相關鏈接:
歧視的板子只打在學校有失公允?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