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扭轉奢靡吃喝的風氣,也是對公務人員的保護——至少能讓他們少些觥籌交錯、疲于應酬之苦。
14日晚,網友“青墨港灣”微博哀訴:兒子在國稅管理科管了一大片廠家,“不會喝酒,但總是什么局的局長一起喝讓他喝醉”。還向浙江省組織部長蔡奇“求助”。蔡奇轉此微博,并回復:“告訴我你兒子在國稅哪個單位?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一時受到熱議。
兒子疲于陪酒,母親微博叫屈,不料卻驚動了蔡部長。這戲劇性十足的橋段,迅即引發(fā)圍觀,而“今后可以不用再喝酒了”的表述,也意味無窮,招致各式解讀。只可惜,當大伙等著看“后續(xù)劇情”時,當事母親卻刪除微博,意欲從鎂光燈下抽身。蔡奇倒是坦蕩,聲稱“要看到這不是個例,須從反對‘四風’來對待”。
本是個人吐槽,卻因蔡奇一記“助攻”,立馬登上熱門話題榜。這劇情演變的“非一般”路徑,確實耐人尋味。
該母親的痛訴,自然是點燃輿論的引線:兒子苦于應酬,雖不情愿,卻只能陪“醉”,做母親的,只能暗自悲傷。它道出的,是個體深陷酒局中的苦楚。也難怪,這年頭,仕途闖蕩,宦海浮沉,能喝酒、會應酬,已成一些官員的“必備修養(yǎng)”。不會喝酒,就像沒點膽識卻在江湖漂,難免“折戟”。
說到底,公務宴請風無疑是靶子。動輒赴這宴那席,說著應景的話、吃著趕場的飯、喝著傷身的酒,誰喜歡?誰都憎惡??僧敗白焐细瘮 背蔀槔娼粨Q、感情熟絡、人脈拓展的載體,淪為“剛需”,就算苦不堪言,身在官場,恐怕也只能嘆聲奈何。
在該事件中,兒子與其在“酒”海飽受折磨,不如知趣而退,跳出宴席圍城,圖個“無負擔一身輕”的自在。又戀棧逐權,又怕“酒”海無邊,在矛盾里掙扎,難免無法自拔。
但跳出個案本身,更為重要的,還是要反“四風”,治理公務吃請亂象。也只有加強治理,才能改變“接待就是生產力,吃喝才是硬道理”的病態(tài)觀念。事實上,扭轉奢靡吃喝的風氣,也是對公務人員的保護——至少能讓他們少些觥籌交錯、疲于應酬之苦,也更坦然地遠離某些“舌尖上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