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海南省創(chuàng)業(yè)大賽正式啟動以來,社會關注度一直提升,報名參加創(chuàng)業(yè)大賽社會組的張型富也漸漸為人所知?!昂芏嗳硕己荜P心我,他們說希望我能把椰雕這項技藝繼續(xù)傳下去,”在12月6日的采訪過程中,這是張型富對記者說過最多的話。
張型富是從??谑幸窆に噺S退休的。盡管已退休,張型富還在繼續(xù)雕刻他尚未完成的椰雕。對于張型富而言,即便已經(jīng)從廠里退休,卻仍沒有改變每天早起制作椰雕的習慣。有一天,這個年近7旬的老人從朋友那聽說,海南要舉辦創(chuàng)業(yè)大賽,他突然覺得椰雕不應僅僅是一個人的堅持,而應是一種傳承的技藝。
椰雕老人張型富的椰雕作品(南海網(wǎng)記者趙卉攝)
?
張型富和他的椰雕作品(南海網(wǎng)記者趙卉攝)
工廠學藝:少年夢想的蘇醒
張型富,年68,1958年通過招考進入海口市工藝廠學習造模、浮雕、沉雕和貝殼鑲嵌技藝。在他的心里,正式進入工廠學藝的那一天就像少年夢想的蘇醒,“那一天,我知道自己一定會在雕刻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永不改變?!?/p>
在沒有進入工藝廠以前,年少的張型富對藝術就有著不一般的迷戀,除了平日畫畫小草,描描小花,興起時他還會將一些花樣刻在印章上,做成自己的私人印章。
1958年的秋天,張型富私下刻的精美印章被海口市工藝廠的雕刻大師林世先發(fā)現(xiàn),立即就叫他參加當年的招考?!拔耶敃r還不太清楚椰雕是怎么個情況,一聽與藝術有關,我想都沒想就去參加考試了?!?/p>
在工藝廠當學徒的三年里,張型富先后跟隨三位椰雕師傅林世先、高毓生、陳益金學習,常常一雕刻就是一整天。在張型富的回憶里,為了雕刻不吃飯不睡覺是常有的事。先天的藝術敏感性,加上后天的勤奮努力,張型富的雕刻技藝慢慢在廠里出了名堂。
?
椰雕路上:手中生出傳奇
當學徒三年即出師的張型富,可證明其成績的毫無疑問是他手中的椰雕作品。張型富的一位師傅林曾這么評價他,“人老實,性格沉穩(wěn),擅長各種雕刻技巧,每一件手中刻出的椰雕均屬上品?!?/p>
從1961年開始,張型富在廠里負責陳列品、展覽品的雕刻工作,參與了送國內(nèi)外展銷會博覽會展出的大部分產(chǎn)品的設計制作工作。精益求精、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并重是對其作品最精準的概括。
張型富在雕刻其作品(南海網(wǎng)記者趙卉攝)
在所有的作品中,令這位老人最心儀的莫過于《椰樹傳說》和《天涯歡歌》。這兩件椰雕嵌貝花瓶是1999年澳門回歸時,海南向澳門特區(qū)饋贈的紀念品。據(jù)了解,這對花瓶最大直徑為0.8米,每只重80公斤,瓶體與鏤空荷花底座高1.999米,由5200個色澤相同的椰子殼加工而成,其中嵌有我國南海產(chǎn)的280公斤夜光螺。此外,花瓶圖案上還刻有32000朵桂花、6萬粒沙子,難度已達最高級。
張型富告訴記者,雖然這兩個花瓶由30名工匠共同制作,但也花了長達一年的時間,堪稱海南椰雕史上的奇跡,是椰雕中藝術瑰寶?!拔夷菚r每天都工作到好晚,因為瓶身高,我?guī)缀跏且恢闭局ぷ?,”張型富說,“畢竟是自己喜歡的事,不管多累,看到它成型我就非常開心?!?/p>
?
夢不止息:有人肯學我就肯教
就如曾經(jīng)受教于椰雕巨匠一樣,張型富也在用他的技藝傳授給每一個弟子。1984年至今,他先后在三亞、瓊海、文昌、定安、??诘鹊禺攷煾到虒W徒。據(jù)介紹,張型富的弟子近50余人,其中大部分傳承了其椰雕技藝,但也有一些不再從事椰雕這項工作。
海南椰雕作為一項古老的技藝,除了是一種世代相傳的謀生手段,還蘊含著海南島這個地理單元獨特的人文氣息,隱含著一個民族活生生的情感與智慧。
近年來,椰雕市場中的椰雕逐漸失去了原本的樸拙魅力,被譽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椰雕甚至開始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面對著海南椰雕技藝的日益沒落,年邁的張型富一天天擔心起來。張型富告訴記者,自己制作了椰雕一輩子,他深感這項技藝的珍貴,他不愿也不能看到它滅絕。
“只要我還活著,只要有人愿意學,我就愿意教,”張型富說。
張型富在為記者演示制作椰雕的技巧(南海網(wǎng)記者趙卉攝)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