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今日發(fā)布報告顯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口總量低速平穩(wěn)增長,人口生育繼續(xù)穩(wěn)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質(zhì)不斷改善,城鎮(zhèn)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狀況保持穩(wěn)定。積極就業(yè)政策的確立和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就業(yè)總量的穩(wěn)步增加和就業(yè)結構的進一步優(yōu)化,就業(yè)質(zhì)量有所提高,城鎮(zhèn)失業(yè)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國就業(yè)局勢整體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
???????一、人口總量低速平穩(wěn)增長,人口素質(zhì)進一步提高
???????(一)人口總量低速平穩(wěn)增長
???????十六大以來,我國人口繼續(xù)保持低速平穩(wěn)增長。2011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總量為134735萬人,比2002年增加6282萬人,年均增長率為0.53%。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6.45‰降至2011年的4.79‰,比2002年下降了1.66個千分點。人口增長的絕對數(shù)量在逐年減少,年增加人口由2002年的826萬人減少至644萬人。我國大陸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繼續(xù)下降,由2002年的20.3%降至2011年的19.5%,為世界人口的健康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分地區(qū)看,東中西仍然保持“東多西少”的人口格局。2011年末,東部[1]人口為55445萬人,占各?。ㄗ灾螀^(qū)、直轄市)人口合計的41.4%;中部人口為42374萬人,占31.6%,西部人口為36222萬人,占27.0%,西部地區(qū)人口增長略快于中部地區(qū)。
???????人口生育繼續(xù)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2011年我國的人口出生率為11.93‰,全年出生人口為1604萬人,出生率比2002年下降了0.93個千分點。2002-2011年我國平均每年出生人口為1603萬人。
表1 2002-2011年全國總人口變動情況 | |||||||
指標 | 總人口(萬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長率(‰) | 出生人口(萬人) | 死亡人口(萬人) | 人口自然增長(萬人) |
???????2002 | ???128453 | ???????12.86 | ???????6.41 | ???????6.45 | ???????1647 | ???????821 | ???????826 |
???????2003 | ???129227 | ???????12.41 | ???????6.40 | ???????6.01 | ???????1599 | ???????825 | ???????774 |
???????2004 | ???129988 | ???????12.29 | ???????6.42 | ???????5.87 | ???????1593 | ???????832 | ???????761 |
???????2005 | ???130756 | ???????12.40 | ???????6.51 | ???????5.89 | ???????1617 | ???????849 | ???????768 |
???????2006 | ???131448 | ???????12.09 | ???????6.81 | ???????5.28 | ???????1584 | ???????892 | ???????692 |
???????2007 | ???132129 | ???????12.10 | ???????6.93 | ???????5.17 | ???????1594 | ???????913 | ???????681 |
???????2008 | ???132802 | ???????12.14 | ???????7.06 | ???????5.08 | ???????1608 | ???????935 | ???????673 |
???????2009 | ???133450 | ???????11.95 | ???????7.08 | ???????4.87 | ???????1591 | ???????943 | ???????648 |
???????2010 | ???134091 | ???????11.90 | ???????7.11 | ???????4.79 | ???????1592 | ???????951 | ???????641 |
???????2011 | ???134735 | ???????11.93 | ???????7.14 | ???????4.79 | ???????1604 | ???????960 | ???????644 |
???????
???????從全國總人口的年齡結構來看,2011年全國15-64歲人口首次超過十億,達到100283萬人,占總人口的74.4%,比2002年增加了9981萬人,比重增加了4.1個百分點。2002-2011年,15-64歲人口總量逐年增加,平均增長速度為1.17%。
表2 2002年和2011年全國人口年齡結構 | ||||
???????年齡段 | ???????人口數(shù)(萬人) | ???????比重(%) | ||
???????2002年 | ???????2011年 | ???????2002年 | ???????2011年 | |
???????0-14歲 | ???????28774 | ???????22164 | ???????22.4 | ???????16.5 |
???????15-64歲 | ???????90302 | ???????100283 | ???????70.3 | ???????74.4 |
?????65歲及以上 | ???????9377 | ???????12288 | ???????7.3 | ???????9.1 |
???????
???????(二)人口素質(zhì)進一步提高
???????從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看,2010年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為8.9%,比2002年提高了4.5個百分點,小學文化程度人口占26.8%,比2002年降低了5.96個百分點,而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別達到14.0%和38.8%。文盲率繼續(xù)降低,2010年我國人口粗文盲率為4.08%,比2002年的9.16%下降了5.08個百分點。
???????(三)城鎮(zhèn)化水平穩(wěn)步提高
???????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zhèn)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fā)展,城鎮(zhèn)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2011年,城鎮(zhèn)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zhèn)人口為69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萬人;鄉(xiāng)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了12585萬人。
表3 2002-2011年全國城鎮(zhèn)人口比重 | |||
???????年份 | 城鎮(zhèn)人口數(shù)(萬人) | 城鎮(zhèn)人口比重(%) | 比重比上年提高(百分點) |
???????2002 | ???????50212 | ???????39.09 | ???????1.43 |
???????2003 | ???????52376 | ???????40.53 | ???????1.44 |
???????2004 | ???????54283 | ???????41.76 | ???????1.23 |
???????2005 | ???????56212 | ???????42.99 | ???????1.23 |
???????2006 | ???????58288 | ???????44.34 | ???????1.35 |
???????2007 | ???????60633 | ???????45.89 | ???????1.55 |
???????2008 | ???????62403 | ???????46.99 | ???????1.10 |
???????2009 | ???????64512 | ???????48.34 | ???????1.35 |
???????2010 | ???????66978 | ???????49.95 | ???????1.61 |
???????2011 | ???????69079 | ???????51.27 | ???????1.32 |
???????
???????分地區(qū)看,西部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速度快于東部,中部又快于西部。2011年,東部地區(qū)城鎮(zhèn)人口比重61.0%,中部和西部城鎮(zhèn)人口比重分別為47.0%和43.0%,與2010年相比,東中西分別上升1.1、1.7和1.6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qū)近年來城鎮(zhèn)化發(fā)展速度較快,但與東部地區(qū)的差距仍然較大。至2011年底,城鎮(zhèn)人口比重超過50%的省份已達15個,湖北、山東、海南三省首次超過50%;繼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鎮(zhèn)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過80%。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