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大,水浸街。”這一當地古老童謠形象地描繪出了廣州雨季的情景。如果翻看一下降雨記錄,你會發(fā)現(xiàn)在北方多年一遇的大雨,在這里幾乎每年都會來“約會”。
??????近三年來在廣州的最大降雨量分別是:1小時155毫米、3小時215毫米、24小時319毫米。
??????廣州的母親河——珠江嚴格來說不是一條河,而是一張水網,整個珠三角大地,河汊縱橫,人們依水而居。每遇天文大潮,海水頂托,江水倒灌,河汊兩岸一片“頭上晴天、腳下澤國、兒童戲水”的景象。
??????在這樣一座水城,人們如何面對暴雨和水災?
??????據廣州市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市政建設尚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的情況下,面臨頻發(fā)的自然災害,完善的預警系統(tǒng)、快速的反應機制、完備的救助體系,爭取讓每一個民眾熟悉防災意識,從容和有序地應對自然災害,是廣州市的不二選擇。
??????其中,應急預案尤為重要。
??????齊備的橫向、縱向預案種類是它的主要特點。各級三防部門,一直延伸到最基層的村(居)均有應急預案。
??????為加強預案在不同自然災害,或者同一種災害不同的暴發(fā)特點的應對能力,針對日益凸顯的城市內澇問題,市排水部門專門制定了城市內澇防御布防預案,實行“一點一布防”,當氣象預警發(fā)布時,快速防御城市內澇。
??????從預警信息方面考察。目前,廣東省對大范圍災害性天氣監(jiān)測率達90%,對中小尺度突發(fā)災害性天氣監(jiān)測率達80%,24小時內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5%,臺風24小時路徑預報偏差在120公里左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預警信息的發(fā)布仍主要依靠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手機短信等更加具體的服務仍存在困難,本刊記者了解到,廣東全省氣象系統(tǒng)短信端口的總發(fā)送能力是每秒5000條,也就是每小時1800萬條。廣東手機用戶超過1億,全部發(fā)送一遍至少需要5個小時。
??????領導重視必不可少,分管副市長掛帥三防應急。公安、交通、醫(yī)療、民政、供電、經貿、教育等部門,均制定有本行業(yè)的專項三防應急預案。
??????譬如,在教育系統(tǒng),各學校組建了重大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應急預備隊,一旦啟動預案,立即投入使用,其成員主要來自學校安全保衛(wèi)、醫(yī)療衛(wèi)生和維護穩(wěn)定工作等部門。
??????即使如此,廣州仍不免遭遇內澇,2010年5月,廣州市在一個月內連續(xù)出現(xiàn)5次強降水,7人死亡,102個鎮(zhèn)(街)受浸,35個地下停車場受淹或受浸,7600多輛車進水。
??????對此,近兩年,廣州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城市硬件設施的改進。2009年至2010年,廣州對中心城區(qū)228個水浸點進行了改造,2011年也安排了29項排水改造工程。今年將投入3.79億元加大城市內澇治理,目前準備實施31項排水改造工程。
?
?
?
?
?
?
?
?
相關鏈接:
廣州擬將職工醫(yī)保繳費延長至15年 否認資金缺口?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