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
內政:經濟改革迫在眉睫
重返克里姆林宮,普京用改革的承諾和凝聚俄羅斯的號召,勾畫宏偉藍圖。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相比以往,普京新政府將面臨更艱巨挑戰(zhàn)。
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去年GDP雖為1.9萬億美元,但主要依賴石油出口,油價波動將嚴重影響俄經濟。再加之,投資環(huán)境欠佳阻礙外資引進,普京雖承諾減少對能源依賴,但尚未有具體方案。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副校長安德雷·雅科里夫認為,如果政府不進行改革,俄將面臨嚴重問題。他說,“目前俄羅斯大量缺乏高技術工人,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還伴隨著老齡化嚴重和退休金系統(tǒng)老化,這種情況下要維持社會穩(wěn)定,需要高速增長的經濟,政府必須要改善經濟環(huán)境,但不解決貪污頑疾,改革不會持久穩(wěn)定。”
另一方面,不同于12年前,盡管普京在全國得票率達到了64%,但在莫斯科,普京得票率只有48%。俄評論員斯坦尼斯拉夫·庫切指出,普京首次當選時,在民眾眼中,他比葉利欽年輕有活力,但如今一切都變了”。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大選,普京支持者多來自中小城市和鄉(xiāng)村,他們多是其政策受惠者,例如提高退休金。相反,大城市中產階級則不滿普京未能解決腐敗頑疾,更多次示威抗議,因此反腐將成為普京今后的艱巨任務。(天行)
外交:重視遠東重視中國
與普京此前就任總統(tǒng)不同,今天的中俄正面臨一個大變革的世界。分析人士認為,兩國國內和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也將對兩國關系的未來發(fā)展帶來一定影響。
首先,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決定了兩國將更加重視雙邊關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盛世良表示,從普京的競選文章中可以看出,談到亞太部分有600多個詞,其中300多個詞涉及中國。他希望俄羅斯重新崛起為世界一個力量中心而不僅是地區(qū)大國,為了自身發(fā)展,將更加重視遠東地區(qū),特別是中國。
其次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兩國都希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這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了巨大機遇。當前,中國主要面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等重任;俄羅斯則要改變過分依賴能源支撐經濟發(fā)展的模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經濟和高附加值產業(yè),兩國在這些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間。
專家也指出,普京是現實主義者,并沒有回避兩國之間的問題。他曾提到兩國在第三國的經濟利益可能存在沖突,兩國貿易結構并不總利于俄羅斯等。但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廣程認為,普京的態(tài)度是坦率的,他的態(tài)度、理念是兩個大國信任的結果。據新華社電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