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黃巖島事件,菲律賓外交部長稱,“要和中國一同到國際法院尋求解決途徑”。這只是菲方一廂情愿的想法。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政策。在處理領土邊界爭端時,盡管有些國家相對弱小,但中國在談判時仍尊重他們的利益。中國也愿意通過直接談判的方式來解決與菲之間的海洋權益問題
菲律賓外交部長德爾羅薩里奧的這一番話,表明了菲方有通過國際司法途徑來解決與中國就黃巖島等主權的歸屬問題的想法。從國際法上看,這只是屬于一國單方面的意愿。由于涉及中國有關領土,不是菲律賓一廂情愿就能成的。
國際法院管轄需國家同意
由于歷史、政治或經濟等原因,國家相互之間有矛盾或有爭端,是國際關系中常有的事。為了以和平方式來解決這樣的爭端,國際法提供了多種選擇。
《聯合國憲章》第33條是專門關于如何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國家之間爭端的規(guī)定。其中提到七種方法,即“談判、調查、和解、公斷、司法解決、區(qū)域機關或區(qū)域辦法之利用”。在這七種和平解決爭端的方法當中,公斷與司法解決被稱為法律方法,其他為政治或外交方法。菲外交部長德爾羅薩里奧在聲明中提到的“到國際法院尋求解決途徑”,屬于“公斷與司法解決”。當然,這只是《聯合國憲章》七種方式中的一種。
“公斷與司法解決”是指國際法庭根據國際法原則和規(guī)則來解決國家之間在法律上有爭議的問題。德爾羅薩里奧提到的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組織的主要司法機關,它在解決領土爭端中發(fā)揮了比較大的作用。國際法院成立至今,已審理了100多個案件,其中很多都涉及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領土和海洋糾紛問題。
國際法院作為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在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國際爭端方面意義重大。然而,國際法院雖然是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機制中的重要一部分,但并不是國家解決爭端的惟一選擇。由于領土爭端關涉國家的核心利益,是否有必要提交到國際法院,國家具有完全的和排它的自主權。
《國際法院規(guī)約》第36條規(guī)定,國際法院對當事國行使管轄權,只有在有關國家同意的基礎上才能行使。關于表示同意的方式,國家或采取特別協(xié)定的方式,即就某一特定案件訂立協(xié)議,同意將爭端提交到國際法院解決或單方面地發(fā)表聲明,同意將任何法律爭議問題提交到國際法院解決。這種聲明也被稱為“任意強制管轄”,但它一般是以相互對等為條件,即對方國家也要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
簡言之,國際法院對國家的管轄權是建立在國家同意之上,它以國家同意為前提;沒有國家的同意,就沒有國際法院的管轄權。所以菲外交部長德爾羅薩里奧在聲明中表示要和中國一同到國際法院打官司時,明智的就是首先要看一下中國的意愿。否則是一廂情愿,于事無補。
到國際法院要慎重考慮
國際司法解決固然有它的長處,但也有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一旦同意將國際爭端交由國際法院,就只能在訴訟過程中全力以赴,對于結果沒有任何控制,程序終結時也只能被動地接受國際法院的裁決。因此,國家在將涉及其重大利益的敏感問題提交到國際法院裁決之前,都要慎重考慮,這也是一個國家對自己、對世界負責任的必然結果。
菲外交部長德爾羅薩里奧的言論,涉及中國對黃巖島的主權問題,這是非常嚴肅的話題,不能輕易決斷。從道理上講,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空間,是國民賴以生存的基礎。領土爭端包括領土歸屬、邊界劃定等各種類型,是所有國際爭端中最為重要和復雜的問題。
領土爭端一般會涉及諸多非法律因素,如政治、歷史、地理、戰(zhàn)略、經濟、民族等等因素。解決領土爭端不僅要考慮適用法律規(guī)則,而且還要考慮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各種因素。此外,法官的素質、教育背景及價值觀念等也會發(fā)揮作用。所以,領土爭端解決兼具政治與法律爭端的特殊性,不能單純由法律來衡量和處理。
由于上述原因,在國際法院規(guī)約的193個會員國當中,只有66個根據規(guī)約第36條發(fā)表了承認該法院強制管轄權的聲明。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只有英國一家承認了強制管轄權。即便如此,英國在承認的同時還附有不少保留。這些都足以說明國家的慎重態(tài)度及國際法院在解決國際爭端上的局限性。
和平解決領土爭端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中國傾向于采用與當事國直接談判的方式。迄今為止,中國對國際法院的訴訟管轄權概未接受,也從未與其他國家訂有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的特別協(xié)定,并對國際公約中有關提交國際法院解決爭端的條款均予以保留。
我國通過談判解決爭端方式的運用是卓有成效的。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線最長、鄰國最多的國家,也是邊界情況最為復雜的國家之一。新中國1949年成立時,與所有鄰國都存在邊界問題,但我國堅持直接談判的立場,已同緬甸、尼泊爾、朝鮮等12個鄰國順利解決了領土和邊界爭端。特別是中俄在經歷了40余年的艱辛談判后,在2004年10月14日簽署了《中俄關于兩國邊境東段的補充協(xié)定》,使雙方爭議的邊界線全部確定。
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政策。在處理領土邊界爭端時,盡管有些國家相對弱小,但中國在談判時仍尊重他們的利益,會根據歷史傳統(tǒng)、民族習慣及實際控制情況作出合理的讓步和調整。中緬、中俄、中越等邊界領土爭端的解決都是明顯的例子。當然,中國也愿意通過直接談判的方式來解決與菲律賓之間存在的海洋權益問題。(朱文奇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法教授)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