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內地的十多名老書法家畫家在三亞碧海藍天藝術館成立了“天涯候鳥詩書畫文化沙龍”,相約每周二開展筆會。他們決定做文明候鳥,為特區(qū)文化建設發(fā)揮余熱。記者蘇建強攝
??诰W11月28日消息??和煦的陽光照在長廊上,輕柔的微風迎面吹來,85歲的瓊海市博鰲鎮(zhèn)莫村第二村民小組農民陳士政戴著眼鏡,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地讀著小說《三國演義》。這是近日記者在博鰲社會福利中心看到的景象。
“原來住的房子很舊,一下雨就漏水,經常要拿盆接水?,F在的福利中心住房條件非常不錯,每個房間都有嶄新的家具,居住環(huán)境比過去舒服了很多?!边^去住在朝陽敬老院的陳士政笑著對記者說。
今年6月,一期投資410萬元建設的博鰲社會福利中心經過1年的建設,正式投入使用。該中心負責人陳家燦告訴記者,福利中心由原來的朝陽敬老院和博鰲敬老院合并而成,目前居住著30名五保、低保老人,大多數沒有子女。博鰲鎮(zhèn)下轄17個村委會,福利中心就住了14個村委會的老人。
據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紹宬介紹,該市近年來不斷完善全市養(yǎng)老機構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已投入1500萬元對全市11所敬老院、光榮院和福利院進行改造、擴建和新建。目前,占地15畝的瓊海市社會福利中心正在著手規(guī)劃建設中。
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提高五保供養(yǎng)能力,我省加快五保供養(yǎng)機構及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實施五保服務設施建設“霞光計劃”,大力提高集中供養(yǎng)率。2006年至2010年共投入資金約2億元,新建、擴建、改建79間敬老院,增加床位6000多張。
根據規(guī)劃,今后5年,我省將陸續(xù)完成海南省養(yǎng)老院等項目建設,探索建立由政府主導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其中,公辦養(yǎng)老機構建設的重點,以收養(yǎng)“三無”、“五?!?、低收入和失能老年人的供養(yǎng)型和護養(yǎng)型養(yǎng)老機構為主。
我省還計劃在???、三亞、儋州通過改建、擴建,各建設一所能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功能的社會福利院;在縣級城市,建設一所集生活照料、保健康復、老年大學、文體娛樂和認證培訓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示范作用的綜合性社會養(yǎng)老服務指導中心。此外,我省還將堅持就近便捷、小型多樣、功能配套的原則,在街道、社區(qū)建設和改造一批養(yǎng)老院、托老所、日間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